古希词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古希词原文

古希天子古希词,幻以为欣幻以悲。

十七男惟剩斯五,好逑配早赋其离。

释迦曾是说无法,尼父则尝云未知。

归政犹需浃旬岁,即今敢懈日孜孜。

诗词问答

问:古希词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古希词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古希词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

参考注释

古希

见“ 古稀 ”。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十七

十分之七。《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好逑

(1).好配偶。《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陆德明 释文:“逑音求, 毛 云‘匹也’。本亦作仇,音同。”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四:“飞飞渐上高高阁,百鸟不猜称好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某诚不足称好逑,然家门幸不辱寞。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矣。”

(2).指和谐的夫妻关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妻 章氏 ,亦世家女,美而贤,甚敦好逑。”

(3).贤淑的女子。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他是良家好逑,性幽閒且自多忠厚。”

释迦

(1). 印度 种族名。 释迦牟尼 即出生于此族。参阅《释氏要览》。

(2). 释迦牟尼 的简称。 南朝 梁 沉约 《答陶华阳》:“《难》云, 释迦 之现,近在 庄王 , 唐 虞 夏 殷 ,何必已有, 周公 不言,恐由未出。”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大觉禅寺奥公乞经藏记既成以诗戏之》:“词源老去苦无多,强著闲文讚 释迦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今诸山知识,往往互詆为魔, 释迦 之预记,胡不爽乃尔耶?”

无法

没辙,想不出办法

我无法做出这道题

尼父

亦称“ 尼甫 ”。对 孔子 的尊称。 孔子 字 仲尼 ,故称。《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呜呼哀哉, 尼父 !无自律。” 汉 班固 《 * 通·圣人》:“ 孔子 反宇,是谓 尼甫 。” 唐 李涉 《怀古》诗:“ 尼父 未适 鲁 ,屡屡倦迷津。” 明 冯梦龙 《<山歌>叙》:“ 桑间 濮 上,《国风》刺之, 尼父 録焉。”

归政

(1).交还政权。《汉书·宣帝纪》:“大将军 光 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宋书·徐羡之传》:“ 元嘉 二年, 羡之 与左光禄大夫 傅亮 上表归政。”

(2).指将政权移交他人。《清史稿·礼志三》:“ 乾隆 六年,亲祭 传心殿 ,六十年归政,再行之。”

旬岁

满一年。《汉书·翟方进传》:“ 方进 旬岁间免两司隶,朝廷由是惮之。” 颜师古 注:“旬,徧也,满也。旬岁犹言满岁也,若十日之一周。”

即今

今天;现在。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宋 陆游 《连日有雪意戏书》诗:“壮岁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

孜孜

(1).勤勉;不懈怠。《书·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颖达 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记·滑稽列传》:“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 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 文王 ,得行其説,封於 齐 ,七百岁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 唐 李德裕 《奏银妆具状》:“臣有生多幸,获遇昌期,受寄名藩,每忧旷职,孜孜夙夜,上报国恩。”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鸡鸣而起曰:‘吾今日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为某事,其果济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违於心。”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呜呼,公一代巨儒,德业文章皆可师法,自少年名满四海间,平生著述殆不可胜纪,而晚年益勤心醉乎义理之学,六经百子莫不讨论,迄今孜孜笔不停缀。” 明 方孝孺 《守素斋记》:“古之圣贤所以孜孜若不及者,以德不素具、才不素习则不足以佐天地之遗闕,开万世之治平,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 梁启超 《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故孜孜焉各竞其职,莫敢或怠。”

(2).犹言专心一意。《周书·柳虯传》:“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敬》:“当今北面官人,入则内贵,出则使臣,到所在打风打雨,尔何不从之,而孜孜事一箇穷措大,有何长进耳!” 明 徐霖 《绣襦记·歌郎竞技》:“孜孜为利清早起,又有不成人的先入市。”《明史·吕坤传》:“臣观陛下昔时励精为治,今当春秋鼎盛,曾无夙夜忧勤之意,惟孜孜以患贫为事。”

(3).急切;恳切;一再。《新唐书·循吏传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长人不可轻授亟易。是以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宋 苏轼 《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若陛下初无此心,则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屡言而屡不听,亦可以止矣,然臣犹孜孜强聒不已者,盖由陛下实有此心,而为臣子所格沮也。”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家贫以授徒为生,劝飭孜孜,无殊子息。”

(4).不停歇貌。 元 汤式 《一枝花·赠人》曲:“得志之秋,文共武皆穷究,正青春正黑头, 孙 吴 略切切於心, 齐 鲁 论孜孜在口。”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前家儿招了个后尧婆,小媳妇近日成亲,大浑家新来亡过,题名儿駡了孜孜的唾,駡那无正事頽唆,则待折损杀业种活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入告 吴 言,女略无骇意,又弔其无家,亦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大账簿》:“我眼看见火势孜孜地蔓延过来,心中又忙着和个个字道别。”

(5).凝神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畅忒昏沉,忒慕古,忒猖狂。不问是谁,便待窝穰。説志诚,説衷肠;骋奸俏,骋浮浪。初唤做 鶯鶯 ,孜孜地覷来,却是 红娘 。”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朝至暮不转我这眼睛,孜孜覷定,端的寒忘热,飢忘饱,冻忘冷。”《 * 词话》第四一回:“我去那灯影儿下,孜孜的覷看。”

(6).和乐貌。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伊余怀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与汝乐之,乃陈好言,乃著新诗,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 江陵 王元绍 、弟 孝英 、 子敏 兄弟三人特相友爱,所得甘旨新异,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相见如不足者。” 元 柯丹邱 《荆钗记·闺念》:“ 长安 红杏深,家山白云隐,早祈归省,孜孜翕翕,举家欢庆。”

(7).美好貌。 宋 毛滂 《菩萨蛮·代赠》词:“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颊,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 元 乔吉 《斗鹌鹑·歌姬》套曲:“眉儿初月弯弯,鞋儿瘦玉慳慳,脸儿孜孜耐看,琵琶絃慢,青衫泪点才乾。”

(8).犹孑孑。孤单、独自。 唐 欧阳詹 《暗室箴》:“孜孜硕人,冥冥暗室,罔纵尔神,罔轻尔质。” 宋 范仲淹 《与谢安定屯田书》:“自当观羣贤,以经大运,无孜孜一夫,以隘其守焉。”

(9).形容词结构中的迭音附加成分。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一折:“苦孜孜,泪丝丝,这场灾祸从天至,把俺横拖倒拽怎推辞!” 明 无心子 《金雀记·玩灯》:“喜孜孜携手偕行,笑吟吟并偶成双。”《白雪遗音·八角鼓·秋景萧条》:“佳人听完这四句,喜孜孜,把笔描,风花雪月道的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