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湖泛月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秋湖泛月原文

秋云散碧天,秋月来沧海。

乐此秋兴佳,兰舟泛溶浼。

蛩吟草底声,萤流荻间彩。

晚荷递馨馨,石发梳䰂䰂。

万缘参静悟,即境契真宰。

诗词问答

问:秋湖泛月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秋湖泛月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贿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七

参考注释

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碧天

青天;蓝色的天空。 晋 王羲之 《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緑水滨。”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碧天虚旷,瑞日瞳矓。” 前蜀 毛文锡 《巫山一段云》词:“雨霽 巫山 上,云轻映碧天。” 清 陈维崧 《满路花·荷珠》词:“惆悵迴船,碧天早掛明镜。” 朱自清 《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秋兴

(1).秋日的情怀和兴会。 唐 孟浩然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诗:“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唐 胡曾 《咏史诗·西园》:“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清 乔可聘 《秋村寄吴柴庵》诗:“萧条村舍挂藤萝,隐几閒吟秋兴多。”

(2).指本有某种感慨,于秋日而发。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僕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匪遑底寧,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藪之思。於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以秋兴命篇。”

兰舟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吟草

诗稿。 明 姚舜牧 撰《乐陶吟草》三卷。 丘逢甲 《岭云海日楼诗钞·选外集》有诗题曰:“ 滋膺 同年以《吟草偶存》及《西楼吟集》见示,题此归之。”

石发

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周处 《风土记》:“石髮,水苔也,青緑色,皆生於石也。” 唐 杨炯 《青苔赋》:“别生分类, 西京 南越 ,则乌韭兮緑钱,金苔兮石髮。” 宋 林逋 《过芜湖县》诗:“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髮鬭山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陟厘》:“石髮有二,生水中者为陟釐,生陆地者为乌韭。”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调山薯羹,煮脱粟饭,水母石髮,俊味臚陈。”

万缘

指一切因缘。 唐 白居易 《端居咏怀》:“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宋 苏轼 《安国寺浴》诗:“心困万缘空,身安一牀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凡学仙者,必游方之外,使万缘断絶,一意精修。”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我现在是万缘俱寂,一心另有归向了。”

静悟

佛教语。谓于静定中领悟。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静悟空有,同观贞俗。”

真宰

(1).宇宙的主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復道,真宰意茫茫。” 清 方文 《初度书怀》诗之五:“山灵畏其诚,一夜移千磊,匹夫有至性,可以贯真宰。” 郭沫若 《百花齐放·菜子花》诗:“劳动人民是真正的宇宙真宰。”

(2).指自然之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有志深轩冕,而汎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理》:“ 老氏 所以言‘常使民无知无欲’,彼自外其形骸,贵其真宰。”

(3).指君主。《魏书·段承根传》:“徇竞争驰,天机莫践,不有真宰,榛棘谁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