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贫士七首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和陶贫士七首原文

人皆有耳目,夫子旷与娄。
弱毫写万象,水镜无停酬。
闲居惜重九,感此岁月周。
端如孔北海,只有樽空忧。
二子不并世,高风两无俦。
我后五百年,清梦未易求。

诗词问答

问:和陶贫士七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和陶贫士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苏轼和陶贫士七首书法欣赏

苏轼和陶贫士七首书法作品欣赏
和陶贫士七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夫子

(1)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2)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4)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5)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弱毫

指毛笔。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水镜

在一根钢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镜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当远的物体的装置

闲居

避人独居

重九

即重阳,阴历九月九日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端如

犹端然。庄重貌。 宋 范成大 《大所后堂南窗负暄》诗:“端如拥褐茅檐下,祗欠乌乌击缶歌。”

孔北海

即 孔融 。 汉 末文学家, 建安 七子之一。因其曾为 北海 相,故称。 唐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诗:“朝瞻 孔北海 ,时用 杜荆州 。” 唐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多惭 孔北海 ,传教及衡门。”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并世

同时代。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吾於并世贤豪多友之。”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并世无知己,吾生苦不文。”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 袁世凯 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

並世:同存于世;同时。《墨子·兼爱下》:“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 皆后之,不并世。” 宋 黄庭坚 《题刘将军雁》诗:“ 祁连 将军一笔鴈,生不并世俱名家。” 清 方苞 《<畿辅名宦志>序》:“而史作於异代,其心平,故其事信。若郡州县志,则并世有司之所为耳。其识之明,未必能辨是非之正。”

随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序今以上至 黄帝 ,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司马贞 索隐:“言其大体随代盛衰,观时而説事。”

竝世:同时。《列子·力命》:“ 北宫子 谓 西门子 曰:朕与子竝世也,而人子达。”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无俦

没有能够与之相比。 汉 蔡邕 《弹棋赋》:“不迟不疾,如行如留,放一敝六,功无与儔。”《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惟弹棊之嘉巧,邈超絶其无儔。” 唐 任公叔 《通天台赋》:“磴道邈以特立,通天赫其无儔。”

五百

(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 李贤 注引 韦昭 《辩释名》:“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中以驱除也。”

(2).执杖行刑。《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言不逊顺…… 祖 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 李贤 注:“五百,犹今之问事也。”《三国志·蜀志·刘琰传》:“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与 后主 有私,呼五百挝 胡 。”《续通典·职官十五》:“五百本为执楚导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后皆无此职名。”

清梦

犹美梦。 宋 陆游 《枕上述梦》诗:“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宋 文天祥 《览镜见须髯消落为之流涕》诗:“青山是我安魂处,清梦时时赋大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妾少解按摩之术,愿尽技能,以侑清梦。” 刘大白 《五一运动歌》:“五一运动,醒来啊! * 人的清梦!”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