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笛令

作者: 朱敦儒朝代: 宋代

鼓笛令原文

纸帐绸衾忒暖。
尽自由、横翻倒转。
睡觉西窗灯一盏。
恰听打、三更三点。
残梦不须深念。
这些个、光阴煞短。
解散缰绳休系绊。
把从前、一笔句断。

诗词问答

问:鼓笛令的作者是谁?答:朱敦儒
问:鼓笛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鼓笛令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敦儒名句大全

朱敦儒鼓笛令书法欣赏

朱敦儒鼓笛令书法作品欣赏
鼓笛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纸帐

以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据 明 高濂 《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法为:“用藤皮茧纸缠於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宋 苏轼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倦来眠纸帐,閒暇理丝桐,好不安閒自在。” 清 黄景仁 《二十夜》诗:“破窗蕉雨夜还惊,纸帐风来自作声。”

尽自

〈方〉∶总是;一个劲儿地

不要尽自埋怨别人,自己也该想想办法

倒转

位置、次序或关系颠倒过来

睡觉

(1) 在睡眠状态中休息;睡着

昨晚在俱乐部睡觉

(2) 睡醒

快去朝议房里伺候。倘若睡觉,亟来报知,切勿误事。——《二刻拍案惊奇》

一盏

(1).犹言一杯。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乞人酱时,以新汲水一盏和而与之,令酱不坏。”《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松 吃了饭,那妇人双手捧一盏茶,递与 武松 。”

(2).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拨闷》诗:“闻道云安麴米春,纔倾一盏即醺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案上酒殽横列,公饮巨觥,而以一盏见赐。”

(3).表数量。用于称单个的灯火。 唐 白居易 《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诗:“一盏寒灯云外夜,数盃温酧雪中春。”《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厨房里墙上掛着一盏油灯。”

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三点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唐 杜甫 《至日遣兴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之一:“去岁兹辰捧御牀,五更三点入鵷行。” 唐 李商隐 《夜半》诗:“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元史·兵志四》:“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鐘声絶,禁人行;五更三点,鐘声动,听人行。”

(2).指古 印度 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会三点於真原,净六尘於人境。”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清 龚自珍 《释二门三点同异》:“二门三点,有二种释。先释二门,止、观是。乃释三点,空、假、中是。”

残梦

谓零乱不全之梦。 唐 李贺 《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别舘惊残梦,停杯泛小觴。” 宋 陆游 《残梦》诗:“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明 高濂 《玉簪记·弦里传情》:“落叶惊残梦,閒步芳尘数落红。” 鲁迅 《野草·颓败线的颤动》:“我呻吟着醒来……我自己知道是在续着残梦。”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深念

(1).深深思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吕太后 时,王诸 吕 ,诸 吕 擅权,欲劫少主,危 刘 氏。右丞相 陈平 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 司马贞 索隐:“深念,深思之也。”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抚四子以深念,循肤体而頽嘆。”

(2).十分思念。《汉书·外戚传上·孝宣王皇后》:“ 孝宣王皇后 ,朕之姑,深念奉质共脩之义,恩结于心。” 唐 元稹 《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

这些个

指代比较近的两个以上的事物。《红楼梦》第三一回:“饶这么着,还有人説閒话,还搁得住你来説这些个!” 刘半农 《在一家印度饭店里》诗:“多谢你,你给我这些个。” 韩少华 《红点颏儿》一:“这些个嘛,容兄弟 * 后奉告吧。”

光阴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散

(1) 取消团体等

他解散了军事法庭

(2) 集合的人分散开

队伍解散后,士兵们在树荫下乘凉

(3) 分散;离散

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缰绳

牵马或其他牲畜用的绳子

系绊

为某种原因所约束

从前

(1) 往昔,先前

从前香山观有个道士天天讲故事

(2) 曾经,一度

从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现在忘记了她的名字

笔句

文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