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舍人兰室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次韵王舍人兰室原文

起爇清香试返魂,松花闲泛刷丝纹。

幽斋事业谁同办,小斛兰丛手自分。

家世到今犹玉食,交朋强半在青云。

笑谈麈尾延僧宿,要听清言洗俗氛。

诗词问答

问:次韵王舍人兰室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次韵王舍人兰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王舍人兰室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参考注释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则有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返魂

回生,复活。 唐 温庭筠 《马嵬驿》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环缘》:“愿效微力,令尊宠返魂现形。” 清 丘逢甲 《新池石阙篇》:“灵药返魂魂不起,菊花一夜抱香死。”

松花

亦作“ 松华 ”。1.松树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堕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为女郎之秀。”

(2).指松花酒。 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玄髮他乡换, 沧州 此路遐。泝沿随桂檝,醒醉任松华。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

(3).指松花般的黄色。《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下来,递给 琪官 。”

(4).指松球。松子脱落时,松球上的木质鳞片张开如莲花状,故称。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烧松花》之一:“茅庵纸帐学僧眠,炉爇松花取易然。”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烧松花》之六:“都城争买方薪贵,却顾松花已自奢。”

(5).“ 松花蛋 ”的省称。参见“ 松花蛋 ”。

刷丝

一种名石,产 安徽 歙县 ,用以制砚,称“刷丝砚”。石纹精细缜密如刷丝,称刷丝罗纹。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 新安 龙尾石,性皆润泽,色俱苍黑,縝密可以敌玉,滑腻而能起墨,以之为砚,故世所珍也。石虽多种,惟罗纹者、眉子者、刷丝者最佳。”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旧坑丝石为上……丝之品不一,曰刷丝、曰内里丝、曰丛丝、曰马尾丝。独吐丝为奇。正视之,疏疏见黑点如洒墨;侧视之,刷丝粲然。工人谓之砚寳,盖石之精云。”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小斛

(1).不足标准量的斛。《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谋逆者挫气矣” 刘孝标 注引《曹瞒传》:“ 操 在军,廪穀不足,私语主者曰:‘何如?’主者曰:‘可以小斛足之。’ 操 曰:‘善!’后军中言 操 欺众。 操 题其主者背以徇,曰:‘行小斛,盗军穀。’遂斩之。”

(2).指方形小器皿。 宋 惠洪 《次韵王舍人兰室》:“幽斋事业谁同办?小斛兰丛手自分。”

丛手

众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丁晋公石子砚》:“砚工视之,贺曰:‘此必有寳石藏中……’即丛手攻剖,果得一石於泓水中,大如鹅卵。”

自分

自料,自以为。《汉书·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 ,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心离志絶,自分黄耇无復执珪之望。” 宋 陈亮 《书赵永丰训之行录后》:“推公之志而揆公之才,固非自分於一死者,义之所在,不约而自隐其中之所存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当是时, 冯公 自分不免, 王公 备任惨毒。”

家世

人出生的门第;家庭世系

玉食

珍贵的饮食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交朋

朋友。 唐 白居易 《祭元微之文》:“四海之内,谁无交朋?” 宋 陆游 《岁尽苦寒》诗:“岁月推移吾辈老,交朋零落此生浮。”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荒园废寺,挈携交朋。”

强半

过半;大半:去者强半|浮生满百今强半|民强半饿死。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笑谈

笑话;笑料

传为笑谈

麈尾

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亮 以麈尾掩口而笑。” 唐 白居易 《斋居偶作》诗:“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牀。”《红楼梦》第一○九回:“只见 妙玉 头带妙常冠……腰下繫一条淡墨画的白綾裙,手执麈尾念珠。”

清言

(1).高雅的言论。 晋 陶潜 《咏二疏》:“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刘员外月下见寄》诗:“独謡闻丽曲,缓步接清言。” 王闿运 《罗季子诔》:“甲寅之秋,常接谈燕,清言相酬,如对琼树。”

(2).指 魏 晋 时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庄》,摈弃世务,竞谈玄理的风气。 晋 陶潜 《扇上画赞》:“ 郑叟 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晋书·郭象传》:“﹝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 清 姚鼐 《<庄子章义>序》:“余观之,特 正始 以来,所谓清言耳!” 鲁迅 《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晋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参见“ 清谈 ”、“ 玄谈 ”。

俗氛

指尘俗之气或庸俗的气氛。 宋 惠洪 《冷斋夜话·满城风雨近重阳》:“ 潘 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 清 秋瑾 《申江题壁》诗:“满眼俗氛忧未已,江河日下世情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