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已丑秋八月二十六日,雨中饮贾方叔

作者: 王恽朝代: 元代

原文

然,为之赏音。
刘因求乐府于予,遂赋此,且道坐客醉语秋怀谁写,听一声金缕,同倾芳酒。
娇啭林莺,圆累珠串,春在碧罗云袖。
宫中磬簧齐发,字外五音何浏。
坐闲友。
道江南风月,此声无有。
回首。
伤离久。
三叠阳关,不到青青柳。
得意石州,片帆云影,翻动海山明秀。
风流故家未减,自笑杜陵衰叟。
再相*。
卷中人正好,崔徽消瘦。

诗词问答

问:《喜迁莺 已丑秋八月二十六日,雨中饮贾方叔》的作者是谁?答:王恽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恽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恽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赏音

知音。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之一:“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 金 段成己 《望月婆罗门引》词:“风流已置,抚遗编,三叹赏音稀。” 清 赵翼 《王梦楼挽诗》之二:“黠痴各半无真癖,谤誉相兼有赏音。”

乐府

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后世把采集的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许用德制乐府。——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且道

(1).犹言试想,试问。 宋 杨万里 《酴醿》诗:“借令落尽仍香雪,且道开时是底花!” 宋 方岳 《如梦令·春思》词:“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2).犹言试看,且看。 宋 杨万里 《题王季安佚老堂》诗之一:“是中却有商量处,且道 青原 几许高?” 宋 严参 《沁园春·吴仲明竹坡》词:“休説龙吟,莫言凤啸,且道高标难胜渠。”

坐客

看客,观众

坐客乃西顾而叹。——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醉语

醉后的胡言。 唐 卢纶 《无题》诗:“高歌犹爱思归引,醉语惟夸漉酒巾。”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宋 次道 集 颜鲁公 文为十五卷,诗才十八首,多是 湖州 宴会联句诗,公必在其间,又有大言、小言、乐语、滑语、谗语、醉语。” 明 王世贞 《乱后初入吴舍弟小酌》诗:“不堪追往昔,醉语亦伤神。”

秋怀

秋日的思绪情怀。 唐 元稹 《解秋》诗之十:“今日復今夕,秋怀方浩然。” 唐 皮日休 《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诗之七:“寂歷秋怀动,萧条夏思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北风凄劲,戍士秋怀,把臂宣骄,亦自哀激。”

金缕

(1).指金缕衣。 三国 魏 曹丕 《营寿陵诏》:“丧乱以来, 汉 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2).指金丝。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题画册》词之四:“玉树宫墙,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幢号摩尼,旛悬金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双鬢翠霞金缕,一枝春艷浓。” 华锺彦 注:“金鏤,釵穗也。”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唐 罗隐 《金陵思古》诗:“綺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 海门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举大白,听《金缕》。” 明 唐寅 《题桑》诗:“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常虑韶光同逝水,《金缕》一日歌千遍。”

(5).指柳条。 唐 戴叔伦 《长亭柳》诗:“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华锺彦 注:“金缕,柳条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

珠串

(1).成串的珠玉。 巴金 《灭亡》第三章:“他看不清楚……她底被花冠上垂下的珠串遮住的脸。”

(2).比喻歌声等之连贯圆润。 唐 李商隐 《拟意》诗:“银河扑醉眼,珠串咽歌喉。” 元 郑元祐 郯韶 《学诗斋联句》:“响当贯珠串,辙始輳车轨。”

齐发

箭或其他投射物的排射

疾箭齐发

五音

(1) 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 zhǐ)、羽

(2) 音韵学上指五类声母的五类发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和唇音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无有

没有

“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

果无有。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伤离

为离别而感伤。 唐 王昌龄 《送程六》诗:“冬夜伤离在 五溪 ,青鱼雪落鱠橙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盖古乐府多托於闺情女思, 青莲 深於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 郁达夫 《赠别》诗:“伤离我亦天涯客,一样青衫有泪痕。”

三叠阳关

即《阳关三迭》。琴曲。琴谱以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之曲。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 巫山 晓。”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肺腑,恨怎舒,《三叠阳关》愁万缕。”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凄愴似和半夜 楚 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三折:“本弹的是一曲《凤求凰》,倒做了《三叠阳关令》。”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青青

(1) 茂盛的样子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

(2) 墨绿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石州

(1).乐府商调曲名。 唐 李商隐 《代赠》诗之二:“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2).舞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石州》 宋 郭茂倩 题解:“《石州》,商调曲也,又有舞《石州》。” 宋 欧阳修 《浣溪沙》词:“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

片帆

孤舟;一只船。 唐 李颀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片帆在 桂水 ,落日天涯时。”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之五:“片帆忽逐秋风起,聊试人间万里途。”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 钱塘 云水连。见片帆东渡,顺流如箭。”《人民日报》1981.6.15:“若不退出 虎门 ,自有千百烧船妙法,烧尔片帆不返。”

云影

(1).云的影像。 南朝 梁元帝 《夜宿柏斋》诗:“烛暗行人静,帘开云影入。” 宋 叶梦得 《满江红》词:“云影淡,天容窄。晓风漪十顷,暖浮晴色。”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这些时想晨鐘暮鼓,马足车尘,细看来恰便似云影空中尽。” 沙汀 《夏夜》:“水田明晃晃的,倒映着天光云影。”

(2).比喻妇女的美发。 宋 黄机 《眼儿媚》词:“鬔鬆两鬢飞云影,鈿合未梳妆。” 宋 陈著 《洞仙歌·次韵花蕊夫人》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云影鬅鬙翠山远。”

翻动

(1) 拨动某物微粒或部分的相对位置

翻动表土层

(2) 变动原来的位置

带着它到钢琴那里,翻动着书页找那个地方

明秀

(1).明净秀美。《晋书·王衍传》:“ 衍 字 夷甫 ,神情明秀,风姿详雅。”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括苍 山水明秀,人物如之。” 清 陈维崧 《庄椿岁·寿高阳李相国》词:“铜柱烟消,玉关雪霽,河山明秀。”

(2).优异。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将见 吉 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 清 朱彝尊 《迈陂塘·赠吴天章》词:“爱 莲洋 无多行卷,才华直恁明秀。纷纷日下柴车至,逸藻 吴郎 希有。”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故家

(1).世家大族;世代仕宦之家。《孟子·公孙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焦循 正义:“故家,勋旧世家。” 宋 叶适 《终论五》:“欲结合北方大姓故家, 契丹 遗种,相率响应,以谋大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我也是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

(2).原来的家庭;旧居。 元 柯丹邱 《荆钗记·晤婿》:“春深离故家,嘆衰年倦体,奔走天涯。”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非躬执大彗,以扫除其故家污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岂可得乎?”

(3).犹从前。 宋 严仁 《南柯子》词:“门前溪水泛花流,流到 西洲 ,犹是故家愁。” 金 元好问 《八声甘州》词:“一枕繁华,问故家桃李,何许争妍。” 元 王恽 《感皇恩·赠提刑曹仲明》词:“把酒爱髯卿,故家风度,不为临江老能赋。”

杜陵

(1).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 。 秦 置 杜县 , 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 。并改 杜县 为 杜陵县 。 晋 曰 杜城县 , 北魏 曰 杜县 , 北周 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宋 张先 《更漏子》词:“ 杜陵 春, 秦 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2). 汉 宣帝 陵墓。《汉书·元帝纪》:“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辅黄图·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复古 《答杜子野主簿》诗:“ 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 明 郑昂 《感怀》诗:“ 王粲 凄凉仍去国, 杜陵 老大竟飘蓬。” 清 孙枝蔚 《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无诗。”参见“ 杜陵野老 ”。

卷中人

犹画中人。 宋 张君房 《丽情集·卷中人》:“ 唐 裴敬中 为察官,奉使 蒲中 ,与 崔徽 相从。 敬中 回, 徽 以不得从为恨,久之成疾,自写其真以寄 裴 曰:‘ 崔徽 一旦不如卷中人矣。’”《花月痕》第四十回:“从此卷中人属我, 少翁 秘术押衙心。”

正好

(1) 恰好

我想派人去叫你们,你们正好来了

(2) 不多不少,没有零头的

正好用十秒钟赶上了公共汽车

崔徽

唐 歌妓名。曾与 裴敬中 相爱,既别,托画家写其肖像寄 敬中 曰:“ 崔徽 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后抱恨而卒。事见 唐 元稹 《崔徽歌序》。后多以指美丽多情或善画的少女。 宋 史达祖 《三姝媚》词:“记取 崔徽 模样,归来暗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小娘子画似 崔徽 ,诗如 苏蕙 ,行书逼 卫夫人 。” 清 赵翼 《题周昉背面美人图》诗:“ 崔徽 自写卷中人,毫釐惟恐差效顰。”

消瘦

体重减轻变瘦

他的病使他身体消瘦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