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引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思归引原文

善泅不如稳乘舟,善骑不如谨持辔。
妙於服食不如寡欲,工於揣摩不如省事。
在天有命谁得逃,在我无求直差易。
散人家风脱纠缠,烟蓑雨笠全其天。
蒪丝老尽归不得,但坐长饥须俸钱。
此身不堪阿堵役,宁待秋风始投檄。
山林聊复取熊掌,仕宦真当弃鸡肋。
锦城小憩不淹迟,即是轻舠下峡时。
那用更为麟阁梦,从今正有鹿门期。

诗词问答

问:思归引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思归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善骑

好骑手。《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太子﹞始欲骑马,未习其事, 俞灵韵 为作木马,人在其中,行动进退,随意所适,其后遂为善骑。”

谨持

谨慎守持。 元 戴良 《许丞传》:“为政去觚角,絀雕琢,以平易质实为务,而尤谨持其廉行。” 明 金幼孜 《送新复古之官临江序》:“遂託跡方外,既若干年,即守京刹之座,粗衣菲食,谨持律戒。”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於焉有客外至,是非问奇,书掌布画,确字谨持。”

服食

(1).衣着食物。《书·旅獒》:“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

(2).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呼吸吐纳,服食养身。”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长安 风俗,自 贞元 侈于游宴……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各有所蔽也。” 清 黄景仁 《池阳写望》诗:“服食未能遂,名理亮可穷。”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不至》诗:“昏人累尘想,服食不长生。”

寡欲

少私欲;节欲

养心并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揣摩

悉心探求

我始终揣摩不透他的意思

省事

视事,今称“办公”

有命

(1).天命。有,助词。《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有命再集,皇舆凯归。”

(2).天命所归之人。古代称天子。《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 孔颖达 疏:“天不能自诛于 桀 ,故借手于我有命之人,谓 成汤 也。”《书·咸有一德》:“皇天不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 孔 传:“有天命者开道之。”

(3).由命运主宰。《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

散人

(1).平庸无用的人。《墨子·非儒下》:“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庄子·人间世》:“ 匠石 归,櫟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2).不为世用的人;闲散自在的人。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传》:“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覊限,为时之怪民,束於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 宋 司马光 《和宇文公南途中见寄》:“深慙白首恋微禄,不向青山为散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云水散人,拙於应对,不如避之为佳。”

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纠缠

(1) 相互缠绕

纠缠不清

(2) 烦扰;搅扰

儿子老是纠缠父亲,怕父亲不给钱就走掉

烟蓑雨笠

亦作“烟簑雨笠”。1.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红楼梦》第二二回:“那里讨烟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随缘化!”

(2).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宋 苏轼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宋 陆游 《溪上小雨》诗:“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簑雨笠身。”

老尽

谓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语出《韩诗外传》卷八:“昔者 田子方 出,见老马於道,喟然有志焉,以问於御者曰:‘此何马也?’御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之也。’ 田子方 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宋 苏轼 《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诗:“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钱

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写作“奉钱”。《史记·萧相国世家》:“ 高祖 以吏繇 咸阳 ,吏皆送奉钱三, 何 独以五。” 唐 元稹 《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復营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百官俸钱皆折估,而 革 父子独受实钱。” 鲁迅 《华盖集续篇·记“发薪”》:“翻开我的简单日记一查,我今年已经收了四回俸钱了。”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阿堵

俗指银钱

任是亲儿女,还随阿堵移。——《二刻拍案惊奇》

秋风

秋天的风

投檄

投弃徵召的文书。借指弃官。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 宋 苏辙 《和毛君新葺囷庵船斋》:“终身狥禄知何益,投檄归耕贫未堪。” 宋 陆游 《芒屦》诗:“芒屨一双青,笻枝九节轻。登山犹健在,投檄太迟生。”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熊掌

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山珍之一。又称“熊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仕宦

指做官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真当

真的;当真。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三姑,我着你晒一晒,真当不肯。”

鸡肋

亦作“鷄肋”。1.鸡的肋骨。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之事物。《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脩 便自严装,人惊问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 ,知王欲还也。’” 宋 杨万里 《晓过皂口岭》诗:“半世功名一鸡肋,生平道路九羊肠。”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辞亲赴任》:“征舠已集,拜辞偷泪滴,只为鸡肋功名,把北堂杳隔。”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何华珍》:“宦海中风波岂有定哉?君前程止此,久恋鸡肋何为?”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三:“某些领导对咱看不惯,把咱当成‘鸡肋’!”

(2).鸡的肋骨。比喻瘦弱的身体。《晋书·刘伶传》:“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 伶 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螳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一本作“鷄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叹十分狼狈,村拳共捱,鷄肋同坏。”

锦城

见“ 锦官城 ”。

小憩

亦作“ 小憇 ”。短暂休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清 王士禛 《娑罗坪》诗:“小憩 娑罗坪 ,手扶娑罗树。” 清 李静山 《增补都门杂咏·十刹海》:“柳塘莲浦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花城》1981年第5期:“我想靠着马背小憇一会,我实在太疲劳了。”

淹迟

(1).缓慢;迟缓。《西京杂记》卷三:“ 枚皋 文章敏疾, 长卿 制作淹迟。” 宋 王安石 《谢知制诰启》:“製作淹迟而不工,思虑短浅而不敏。”《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五引《朝野杂录》:“ 晋国 知制誥二十年,最号淹迟,歷仕 太祖 、 太宗 ,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不容。”

(2).延缓。《隋书·段文振传》:“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

即是

(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轻舠

轻快的小舟。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我来 扬 都市,送客迴轻舠。” 明 祝允明 《野记》:“上命 常开平 遇春 与 郭宣武 子兴 帅众,以轻舠载火纵焚,敌舩悉烧溺。” 郁达夫 《为林建题<匡庐图>》诗:“ 彭郎 依旧小姑单,几叶轻舠懒下滩。”

更为

更加

自从那次大病以后她更为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麟阁

亦作“麐阁”。“ 麒麟阁 ”的省称。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当令 麟阁 上,千载有雄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猿》:“ 紇 子 欧阳诵 ,面似猴。 长孙无忌 嘲之曰:‘谁於 麟阁 上画此一獮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麐阁 糟邱样子殊,罡风正厉片时无。”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鹿门

(1).古城门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臧紇 斩 鹿门 之关以出,奔 邾 。” 杜预 注:“ 鲁 南城东门。”

(2). 鹿门山 之省称。在 湖北省 襄阳县 。 后汉 庞德公 携妻子登 鹿门山 ,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 唐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诗:“未因乘兴去,空有 鹿门 期。” 明 杨慎 《霞邱归引》:“ 鹿门 栖隐处,行与 老庞 邻。”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诗:“但须 鹿门 携妻子,休俟 临卭 致骑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