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

作者: 王大烈朝代: 宋代

律诗原文

才入新秋节,君家又得珠。
石麟天上种,丹凤穴中雏。
喜羡徐卿有,休夸伯道无。
他年双折桂,携手上云衢。

诗词问答

问:律诗的作者是谁?答:王大烈
问:律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大烈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大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节

(1).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参见“ 中秋 ”。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唐 韦安石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3).泛指秋季。 汉 班倢伃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南朝 梁 沉约 《从军诗》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唐 项斯 《古扇》诗:“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石麟

(1).见“ 石麒麟 ”。

(2).一种大蛤蟆。 明 屠本畯 《闽中海错疏》卷中:“石麟生高山深涧中,皮斑,肉白味美。昼伏竇中,夜居山头石顶最高处。”参见“ 石撞 ”。

上种

良种。《史记·货殖列传》:“欲长钱,取下穀;长石斗,取上种。”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丁货之户曰稻粟,令为上种,石四十。”

丹凤

(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禽经》“鸞” 晋 张华 注:“首翼赤曰丹凤。” 唐 元稹 《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俄见朝阳丹凤,啣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

(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南朝 梁简文帝 《汉高庙赛神》诗:“白云 苍梧 去,丹凤 咸阳 来。” 唐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诗:“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

(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 唐 东方虬 《昭君怨》诗之二:“揜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明 陈玉阳 《昭君出塞》:“謫青鸞,寃生画郎;今日呵,辞丹凤,愁生故乡。”

(4).喻杰出者。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四折:“俺哥哥丹凤之具。”

伯道

晋 邓攸 的字。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士元 名位屈, 伯道 子孙无。”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向忧 伯道 之忧,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诞,诞而未孕者,尚不一其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顾亭林》:“得一子,已成童而夭,竟同 伯道 。”参见“ 伯道无儿 ”。

霸道。伯,通“ 霸 ”。指国君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齐桓 行伯道,会诸侯,事 周 室。” 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汉书·梅福传》:“ 高祖 弃 陈平 之过而获其谋, 晋文 召天王, 齐桓 用其讎,有益於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宋 王禹偁 《一品孙郑昱》诗:“我爱三代时,法度有深根……四民有定分,宦路无驰奔。自从杂伯道,倾夺日喧喧。”

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折桂

《晋书·郤詵传》:“ 武帝 於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以“折桂”谓科举及第。 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擷芹復折桂,亲非由我显。”

手上

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一章:“不说我上代人,光说我罢,从 光绪 手上推叽咕车,推到而今。”

云衢

(1).云中的道路。《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艳歌》:“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天公出美酒, 河伯 出鲤鱼。”《宋史·文苑传三·路振》:“於是络黄金之覊,浴天池之波,鼓鬣云衢,弄影星河。”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仙子初离月浦, 嫦娥 忽下云衢。” 郁达夫 《小游仙诗》:“瑶草云衢露似珠,微寒初透紫罗襦。”

(2).借指高空。 元 乔吉 《扬州梦》楔子:“舞态生花坞,歌声上云衢。”

(3).比喻朝廷。 晋 左思 《白发赋》:“英英 终 贾 ,高论云衢。”

(4).喻高位。 宋 梅尧臣 《刘运使因按拜省》诗:“于兹亦未几,用直升云衢。” 清 寒食生 《乘龙佳话·下第》:“看他们早名登蕊榜,一个个腾向云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