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从善如登(得登字八韵朝考题)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性善人人具,率之或鲜能。

易原拟芥拾,艰乃喻山登。

克已斯无欲,布公方有凭。

如金资作砺,若木在从绳。

违顺千里应,休嘉百世承。

恢恢宏厥宇,历历造其层。

讵可因难止,当廑广益应。

坤初明示积,馀庆永禧膺。

诗词问答

问:《赋得从善如登(得登字八韵朝考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

2. 得登字八韵朝考题

参考注释

性善

战国 时 孟子 的观点之一。认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的。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 道性善,言必称 尧 舜 。”参见“ 性恶 ”。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芥拾

《汉书·夏侯胜传》:“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后以“芥拾”指轻易地取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廷试》:“ 嘉靖 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应廷对,自谓芥拾鼇甲,竟不如所愿,揆地亦付之浩叹而已。”

公方

(1).公正方直。也指公正方直的人。《汉书·杜周传》:“近諂諛之人而远公方,信谗贼之臣以诛忠良。”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於是傲兀不检,丸转萍流者,谓之弘伟大量;苛碎峭嶮,怀螫挟毒者,谓之公方正直。” 唐 韦应物 《示从子河南尉班》诗:“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

(2).公私合营工商企业中代表国家的方面。 习平 等《披荆斩棘的人》:“他就是被派到这座新公私合营工厂来担任公方副厂长的 郭明昌 。”

(3).即立方米。

金资

亦作“ 金貲 ”。犹钱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高似金章,重似金帛,贵似金貲。”《水浒传》第七二回:“那虔婆是个好利之人,爱的是金资。”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 * 者虽然因为积有金资,可以比较长久地养育子孙,然而必至的结果是一定要到的。”

若木

古代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 衡石山 、 九阴山 、 泂野之山 ,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郭璞 注:“生 昆仑西 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一说,即扶桑(见 清 段玉裁 《说文·木部》“榑”字注)。《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唐 李峤 《日》诗:“日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 清 钱谦益 《曾湖浴日》诗:“浴日晴波漾六时,丹渊若木影参差。” 郑泽 《登楼叹》诗:“不见若木娇榑桑,但见虾蟹变作长鲸长。”

从绳

(1).依照绳墨取直。《书·说命上》:“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諫则圣。” 孔 传:“言木以绳直,君以諫明。”

(2).比喻匡正君失。 唐 朱湾 《咏柏板》:“赴节心长在,从绳道可观。”《旧唐书·李蔚传》:“臣过忝渥恩,言亏匡諫,但举从绳之义,少裨负扆之明。”

(3).指笔直之木。比喻有用之材。 明 李贽 《八物》:“譬之於鸟则宾鸿,於兽则猎犬,於草则国老,於木则从绳。同於鸟兽草木,而又不同於鸟兽草木,则以其为鸟兽草木本类之独著耳。”

违顺

(1).犹依违。指模棱、犹豫。《宋书·裴方明传》:“往年 氐 竖 杨难当 造为叛乱,俛首者众。其长史 杨万寿 、建节将军 姚宪 ,情不违顺,屡进矢言。” 宋 陈师道 《上苏公书》:“ 谢公 江海之士,违世絶俗乃其常耳。顾以别为难者,岂酣於富贵而习於违顺也耶?由是观之,以别为难,非士之正也。”

(2).违背与顺从。 宋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夫事有曲直,人有违顺。”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休嘉

美好嘉祥。《汉书·礼乐志》:“佻正嘉吉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 颜师古 注:“休,美也;嘉,庆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 萧倣 ﹞早以艺文,洊升华显,清贞不磷,介洁无徒,居多正直之容,动有休嘉之称。” 宋 叶适 《梁父吟》:“乐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洁而荐诚。” 清 姚莹 《噶玛兰颱异记》:“若夫地平天成,大功既毕,则惟慎修人纪以保休嘉。”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恢恢

宽阔广大貌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恢恢然有古人形貌。——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形容作恶者一定会受到惩罚。)——《老子》

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讵可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难止

驱逐鬼疫。《后汉书·礼仪志中》:“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广益

(1).增添益处。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闕漏,有所广益。”

(2).泛指增加。《北史·张彝传》:“﹝ 始均 ﹞改 陈寿 《魏书》为编年体,广益异闻为三十卷。”

明示

明确地说出;明确地指示;明白地表示

明示后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