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旦起理发

作者:张九成 朝代:宋代

原文

忆昔叨从班,入朝大明宫。
五更催上马,梦里过万松。
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
头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
今来幸閒放,栉比肯匆匆。
清晨解絛辫,千梳复重重。
不羡列御寇,散发摇风鬃。
气舒两目明,顿与离朱同。
此乐岂易得,快意适相逢。
再拜复再拜,深恩荷天公。

诗词问答

问:《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旦起理发》的作者是谁?答:张九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九成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九成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从班

见“ 从班列 ”。

入朝

(1).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宋 、 郑 、 鲁 、 卫 、 陈 、 蔡 执玉之君皆入朝。”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时 梁王 来朝,与太子共载,入朝不下司马门。 释之 禁止,不得入朝。” 宋 范仲淹 《答窃议》:“﹝我太祖﹞命将帅 李汉超 等十三人分守西北诸州……每来入朝,必召对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

(2).谓进入中央朝廷做官。《东观汉记·刘恺传》:“ 愷 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大明宫

唐 代宫名。 贞观 八年建 永安宫 ,九年改名 大明宫 。 龙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莱宫 , 长安 元年复称 大明宫 。亦谓之东内。内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 高宗 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东。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

五更

(1) 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上马

(1) 骑上马背

那个竞技场骑手腾身上马

(2) 比喻某个重大工程项目或工作开始进行

他承包的工程明年开春就上马

(3) 指领导者指挥者上任

丁浩上马以来,单位的经济效益比原来大有好转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天竺

我国古代称印度

九重

(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头垢

头皮上的污垢。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申先生》:“只爬剔头垢,投一豆许,众色自然凝结不散。”《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头垢气色及时,主有喜事临身。”

不暇

没有空闲,来不及

秦人不暇不哀。——唐·杜牧《阿房宫赋》

爬搔

(1).用爪甲轻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稍醒而觉体痒,爬搔隐疹,因尔成癩。”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譬之疥癣,岂足爬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乃曳长者共寝,命少者立牀下为之爬搔。”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

(2).喻整顿。 明 袁宗道 《明吏部尚书汪公墓志铭》:“ 晋公 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仓场,利孔也。而主宰者率蘧庐其官,而脂泽其家,乃弊竇百如窜穴矣。公咄嗟间,爬搔殆尽,即胥隶无所庸姦。”

今来

(1).当今,如今。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唐 韩愈 《落齿》诗:“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三国志平话》卷下:“今来 献帝 懦弱, 曹操 弄权。”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今来这番,俺今来这番。又几回筋斗透鍼关,透鍼关。”

(2).从今以后。 晋 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栉比

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

庐舍栉比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清晨

天亮的最初时辰

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不羡

不过分。《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 注:“羡,过;和,适也。”

御寇

(1).即 列御寇 。相传为 战国 郑 人,属道家者流。《庄子·田子方》:“ 御寇 伏地,汗流至踵。” 明 高启 《出郊抵东屯》诗之四:“不能使争席,心愧 御寇 徒。”

(2).抗击敌寇。御,通“ 御 ”。 宋 王安石 《与王子醇书》:“得书,喻以御寇之方。”

谓防御贼寇。《易·蒙》:“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左传·襄公十年》:“征者丧雄,御寇之利也。”

散发

(1) 分散发出

散发调查表

(2) 释放出某种东西

散发一股臭气

(3) 披散着头发,指解冠隐居

散发绝世

摇风

(1).扶摇风,暴风。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摇风忽起,白日两匿。”

(2).谓风吹摆动。 南朝 梁 沉约 《咏新荷》:“微根纔出浪,短榦未摇风。” 唐 崔灏 《渭城少年行》:“ 长安 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 曲河 边。”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六:“柳带摇风 汉水 滨,平芜两岸争匀。”

离朱

(1).即 离娄 。《庄子·骈拇》:“是故駢於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 离朱 是已。”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 离朱 , 黄帝 时人,百步见秋毫之末。一云见千里鍼锋。《孟子》作 离娄 。”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三:“臣闻飞轡西顿,则 离朱 与矇瞍收察;悬景东秀,则夜光与珷玞匿耀。”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乏 离朱 之明,昧 王戎 之视。”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如今末刼浇薄,世上人只为功名一事,颠倒倒颠的瞎眼人,强做 离朱 。”参见“ 离娄 ”。

(2).传说中的神禽。《山海经·海外南经》:“ 狄山 , 帝尧 葬于阳, 帝嚳 葬于阴。爰有熊、羆、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袁珂 校注:“ 郭璞 云:‘﹝离朱﹞木名也,见《庄子》。今图作赤乌。’案:‘离朱在熊、羆、文虎、蜼、豹之间,自应是动物名。 郭 云木名,误也。此动物维何?窃以为即日中踆乌(三足乌)…… 郭 注云今图作赤乌者,盖离朱之古图象也。是乃日中神禽即所谓踆乌、阳乌或金乌者。’”

乐岂

亦作“ 乐愷 ”。欢乐。《诗·小雅·鱼藻》:“王在在 镐 ,岂乐饮酒……王在在 镐 ,饮酒乐岂。” 郑玄 笺:“岂,亦乐也。” 陆德明 释文:“岂,本亦作‘愷’,同苦在反。”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望商飈而永叹,每乐愷於斯观。”

快意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

微风吹来,感到十分快意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再拜

(1)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2) 赵王再拜曰。

复再

再一次。出处: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五:“一欢宁复再,起舞花堕帻。”

深恩

大恩。 唐 王勃 《秋日别王长史》诗:“别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又叩着头道:‘若得如此玉成, 满 某即粉身碎骨,难报深恩。’”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