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原文

四德仪邦族,三迁奠里门。
姑宁忧疾痛,子自乐平反。
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
那知秋暑退,无复御轻轩。

诗词问答

问: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范成大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书法欣赏

范成大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四德

封建礼教指妇女应尊从的四种德行,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四德

邦族

(1).邦国宗族。《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復我邦族。” 孔颖达 疏:“故我今回族,我今还归,復反我邦国宗族矣。”《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本名 议 ,世 江 东大族” 裴松之 注引《陆氏世颂》:“父 骏 ,淳懿信厚,为邦族所怀。” 宋 范成大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之一:“四德仪邦族,三迁奠里门。” 清 吕履恒 《牛口谷》诗:“终岁许许,不寧邦族。”

(2).籍贯姓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展问邦族,云:‘ 登州 宋 姓。’”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 谭 曰:‘听姥言似非京师人,娘子则又旗粧,敢问邦族?’媪曰:‘诚如郎説,身本 凤阳 侯 氏。’”

三迁

(1).相传 孟轲 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 孟母 三次迁居,使 轲 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汉 赵歧 《孟子题辞》。后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清 钱谦益 《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之五:“三迁之教既成,而一日之养不逮。”

(2).三次迁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论》:“ 范蠡 三迁,皆有荣名。” 清 黄遵宪 《潮州行》:“一夕輒三迁,踪跡无定所。”

(3).三次升迁。 宋 俞文豹 《吹剑外录》:“ 赵忠肃 号 得全 ,宗 伊川 之学,由司諫三迁至大用。”

里门

(1).闾里的门。古代同里的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庆 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宋 欧阳修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之二:“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

(2).指称乡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忧疾

忧伤病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人有忧疾,则呼天地父母,自古而然。”《隋书·天文志中》:“星微细暗,后有忧疾;疏远,后失势;动摇则君臣不和,天下乱。”

平反

把判错的案件或做错的政治结论改正过来

秋暑

(1).犹残暑。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2).秋季的炎热气候。 宋 苏轼 《初秋寄子由》诗:“忆在 怀远 驛,闭门秋暑中。”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轻轩

(1).古代田猎之车。因其轻便,故称。 汉 张衡 《东京赋》:“乃御小戎,抚轻轩。” 晋 左思 《吴都赋》:“飞轻轩而酌緑酃,方双轡而赋珍羞。”

(2).指妇女乘坐的小车。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 宋 文天祥 《山中堂屋上梁文》:“先生酒壶钓具无日不来,夫人步舆轻轩有时而至。” 清 钱谦益 《嫁女词》之一:“轻轩宵在门,重整嫁时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