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光岳楼即事·其一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登光岳楼即事·其一原文

层栏杰构入云区,耸峙城中镇四隅。

高下耕桑俯沃野,北南水陆接通衢。

虹光奕奕扶梁焕,泰岳岩岩罨牖铺。

长记短诗粗读遍,子安牛斗句曾无。

诗词问答

问:登光岳楼即事·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登光岳楼即事·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登光岳楼即事·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

参考注释

杰构

佳作。《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九·简斋集》:“初, 与义 尝作《墨梅》诗,见知於 徽宗 ;其后又以‘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两声中’句为 高宗 所赏,遂驯至执政,在南渡诗人之中最为显达,然皆非其杰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题记》:“大器晚成,瓦釜已久,虽延年命,亦悲荒凉,校讫黯然,诚望杰构於来哲也。”

耸峙

高耸矗立

危峰耸峙

金沙江流经横断山区,有许多两岸高山耸峙的峡谷地段

四隅

(1).四角。《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郑玄 注:“画褚之四角。”《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窔” 宋 邢昺 疏:“此别宫中四隅之异名也。”

(2).四方;四周。《淮南子·原道训》:“经营四隅,还返於枢。” 高诱 注:“隅,犹方也。”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强 秦 兼并,吞灭四隅。” 唐 白居易 《官舍内新凿小池》诗:“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耕桑

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身率妻子,戮力耕桑。” 唐 韩愈 《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对人説忠孝,努力事耕桑。”

沃野

指大片的沃土

沃野无边

水陆

(1) 水路和陆路

水陆联运

水陆枢纽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资治通鉴》

(2) 水里和陆上所产的食物,特指山珍海味

水陆俱陈

接通

(1) 叫通电话

电话接线员毫不迟延地为他接通了对方

(2) 使电路形成闭合

连接导电体以接通电流

虹光

(1).彩色的光芒。 唐 高盖 《花萼楼赋》:“飞梁迴绕於虹光,藻井倒垂乎莲萼。”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有一次我跟人一起在黑夜里到浅海边上捕鱼,每一脚踩下去,海水就涌起了美丽的虹光,异常耀眼。”

(2).指虹的光彩。 明 顾瑛 《饯谢子兰分韵诗》:“回首虹光贯明月,新诗多付高飞鸿。”

奕奕

(1).高大貌。《诗·大雅·韩奕》:“奕奕 梁山 ,维 禹 甸之。” 毛 传:“奕奕,大也。” 唐 沉佺期 《从幸香山寺应制》诗:“ 南山 奕奕通丹禁,北闕峩峩连翠云。”

(2).盛貌;众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缔交翩翩,儐从奕奕。” 吕向 注:“奕奕,盛貌。”《文选·谢惠连<雪赋>》:“蔼蔼浮浮,瀌瀌奕奕。” 李善 注引《广雅》曰:“蔼蔼奕奕,盛貌。” 宋 苏轼 《和答庞参军》:“奕奕千言,粲焉陈诗。” 明 归有光 《送嘉定丞鲁侯序》:“仪观伟然,舆马奕奕。”

(3).美好貌。《诗·鲁颂·閟宫》:“新庙奕奕, 奚斯 所作。” 郑玄 笺:“奕奕,姣美也。”

(4).闲习貌。《诗·小雅·车攻》:“驾彼四牡,四牡奕奕。” 孔颖达 疏:“诸侯驾彼四牡之马而来,其四牡之马则奕奕然闲习。” 汉 张衡 《东京赋》:“万舞奕奕,钟鼓喤喤。”《旧唐书·刘子玄传》:“长裾广袖,襜如翼如,鸣珮行组,鏘鏘奕奕。”

(5).光明貌;亮光闪动貌。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 唐 韩愈 孟郊 《赠剑客李园联句》:“山磨电奕奕,水淬龙蝹蝹。” 冰心 《斯人独憔悴》:“这时 颖石 脸上火热,眼泪也干了,目光奕奕的一直说下去。”

(6).精神焕发貌。 宋 陈师道 《寄邓州杜侍郎紘》诗:“请公酌此寿百年,奕奕长为此邦伯。”《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这会觉得眉飞色舞,神采愈奕奕有光。” 罗旋 《红线记》一:“大家见这位负伤的将领仍象往日那样精神奕奕,胸怀豁达,谈吐风趣。”

(7).犹施施,缓行貌。

(8).忧愁貌。《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 孔颖达 疏:“奕奕,忧之状。” 南朝 梁 刘孝绰 《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中来不可絶,奕奕苦人肠。”

泰岳

泰山 。 宋 杨万里 《诚斋诗话》:“太学生 姚孝寧 《祭李清卿文》首句云:‘皇穹将倾,天柱必折;大地欲仆, 泰岳 必蹶。’”《水浒传》第二九回:“﹝ 蒋忠 ﹞自夸大言道:‘三年上 泰岳 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

岩岩

亦作“岩岩”。亦作“嵓嵓”。亦作“嵒嵒”。1.高大;高耸。《诗·鲁颂·閟宫》:“ 泰山 巖巖, 鲁 邦所詹。” 孔颖达 疏:“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 鲁 之邦境所至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冠嵒嵒其映盖兮,珮綝纚以煇煌。” 李周翰 注:“嵒嵒,高貌。” 晋 潘岳 《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唐 张说 《赠华州刺史杨君碑》:“碑闕嵓嵓,蔽满 华山 之下。” 明 唐寅 《姑苏八咏》之一:“ 天平 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青霄。”

(2).威严。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岩岩大理,惟制民命。”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清 许汝霖 《赠汤宗伯潜庵先生》诗:“天子建文华,东宫开讲幄,巖巖师傅席,醇儒孰公若?”

(3).开张貌。《文选·扬雄<甘泉赋>》:“金人仡仡其承鐘虡兮,嵌巖巖其龙鳞。” 吕延济 注:“嵌、巖巖,皆鳞甲开张貌。”

(4).形容瘦削柔弱。 唐 薛能 《吴姬》诗之一:“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巖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解舞的腰肢,瘦嵓嵓的一搦。” 元 张可久 《庆宣和·春晚病起》曲:“病骨岩岩,无斤两腌臢担儿担。” 元 施惠 《幽闺记·偷儿挡路》:“情怀,急煎煎闷似海;形骸,骨巖巖瘦似柴。”《 * 词话》第四回:“瘦体嵓嵓,鬼病懨懨,俺将这旧思情重检点。”

短诗

(1) 篇幅小的诗

(2) 指宗教经典中的短诗

坐着…膝上放着打开的可兰经,吟唱着可兰经中的短诗

子安

(1).旧传 陵阳 子明 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 。后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谿中 子安 当来问, 子明 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 子安 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呼 子安 。见 汉 刘向 《列仙传·陵阳子明》。 唐 李白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白龙降 陵阳 ,黄鹤呼 子安 。”参见“ 子明 ”。

(2).传说中的仙人。《南齐书·州郡志下》:“ 夏口城 据 黄鵠磯 ,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

牛斗

指牛宿和斗宿。传说 吴 灭 晋 兴之际,牛斗间常有紫气。 雷焕 告诉尚书 张华 ,说是宝剑之气上冲于天,在 豫东 丰城 。 张华 派 雷 为 丰城 令,得两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两人各持其一。 张华 被诛后,失所持剑。后 雷焕 子持剑过 延平津 ,剑入水,但见两龙各长数丈,光采照人。见《晋书·张华传》。后常用以为典。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剑没 丰城 ,气存牛斗。” 唐 杜甫 《所思》诗:“徒劳望牛斗,无计斸龙泉。” 元 萨都剌 《过延平津》诗:“神光射霄汉,牛斗为不明。” 何其芳 《忆昔》诗:“光芒万丈射牛斗,要把人间重铸成。”

牛鬭:1.谓牛相斗。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月峡猿啼,江神牛鬭。” 元 张雨 《春耕》诗:“壶浆稚子看牛鬭,却过田头午餉时。”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 刘孝标 注引 檀道鸾 《续晋阳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后用“牛鬭”指病虚、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广 客蛇影, 殷 师牛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