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登悔来坡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还家登悔来坡原文

下坡黐堕,上坡风鷁退。
历险虽末势,未易忘叹慨。
散人吏隐心,下上不云悔。
摩眼见南山,众岭莫谋大。
云阴巧蔽亏,日御颇隔阂。
谁规山一凹,千室作阛阓。
岚影暝竹柏,吾庐良好在。
言归休吾劳,啸咏山与对。

诗词问答

问:还家登悔来坡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还家登悔来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下坡

山坡的下面

上坡

(1) 向上的坡

(2) 由低处向高处运动的

历险

经历危险

山中历险记

末势

犹馀势。 宋 王安石 《九井》诗:“餘声投林欲风雨,末势卷土犹溪坑。”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叹慨

叹息感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曾唫恒悲兮,永叹慨兮。” 晋 王羲之 《杂帖》:“乖离忽四年,言之叹慨。”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叹慨诉同旅,美人无相闻。”

散人

(1).平庸无用的人。《墨子·非儒下》:“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庄子·人间世》:“ 匠石 归,櫟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2).不为世用的人;闲散自在的人。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传》:“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覊限,为时之怪民,束於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 宋 司马光 《和宇文公南途中见寄》:“深慙白首恋微禄,不向青山为散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云水散人,拙於应对,不如避之为佳。”

隐心

(1).审度,忖度。《文选·崔瑗<座右铭>》:“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李善 注:“ 刘熙 《孟子注》曰:‘隐,度也。’《周易》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吕氏春秋》曰:‘内反於心不慙,然后动也。’” 李周翰 注:“隐,度。庸,常也。言能度心而动。”

(2).昧心。《后汉书·皇甫规传》:“臣诚知阿諛有福,深言近祸,岂敢隐心以避诛责乎!”

(3).忧心;痛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隐心而结文则事愜,观文而属心则体奢。”

(4).隐居之意。 唐 祖咏 《苏氏别业》诗:“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清 胡其毅 《偕王雪蕉先生诣碧峰寺访桔木师不遇》诗:“即此问山路,自然生隐心。”

下上

(1).下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书·禹贡》:“厥田惟下上。” 孔 传:“田第七。”《汉书·地理志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 颜师古 注:“田第七,赋第八,又杂出第七至第九,凡三品。”

(2).同“ 上下 ”。谓高低。《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毛 传:“飞而上曰上音,飞而下曰下音。”

(3).同“ 上下 ”。指高处和低处。 宋 曾巩 《道山亭记》:“其谿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宋 梅尧臣 《和平叔道傍竹》诗:“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

(4).同“ 上下 ”。犹言古今。 唐 刘禹锡 《魏生兵要述》:“磅礴下上数千年间,其攟摭评议无遗策,用是以干握兵符贵人,宜有虚己而乐闻者。”

(5).同“ 上下 ”。长幼;尊卑。 明 李东阳 《贵君墓碑铭》:“理家四十年,下上辑睦如一日。”

从高处到低处,又从低处到高处。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诗:“君隐磷而出没,望嶔岑而下上。” 宋 梅尧臣 《观文丁右丞挽词》之二:“白马悲鸣驻,黄鸝下上飞。”

眼见

(1).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见,説着也不信。”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见他的朋友们,很多在战场上牺牲掉。”

(2).犹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唉!我可怜这岛邦的国民,他们的眼见未免太小。”

(3).分明;显然。《水浒传》第五八回:“那个穿红的,眼见是 宋江 了;道妆的,必是军师 吴用 。”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不过,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战争眼见日益接近了。”

(4).很快;马上。《红楼梦》第三一回:“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阴巧

阴险诈伪。《新唐书·权璩传》:“时 李训 挟宠,以《周易》博士在翰林, 璩 与舍人 高元裕 ,给事中 郑肃 、 韩佽 等连章劾 训 倾覆阴巧,且乱国,不宜出入禁中。”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保赠少保陈公墓志铭》:“呜呼,士大夫砥礪风节,固有所在。而当世乃有媕妸阴巧,邀主固宠,欲以卿相位传子孙者,亦独何哉!”

蔽亏

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唐 孟郊 《梦泽行》:“ 楚 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 清 刘大櫆 《浮山记》:“古木苍藤,蔽亏掩映,冬夏常蔚然。”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三:“高高望无极,蔽亏天日光。”

日御

(1).古代掌记天象历数之官。《左传·桓公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杨伯峻 注:“天子之日官定历以颁于诸侯,诸侯之日御奉之以授百官。” 唐 张说 《和张监观赦》:“日御临双闕,天街儼百神。”

(2).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名 羲和 。御,通“ 驭 ”。《楚辞·离骚》“吾令 羲和 弭节兮” 汉 王逸 注:“ 羲和 ,日御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赤槿颂》:“日御北至,夏德南宣。” 南朝 梁 沉约 《梁甫吟》:“龙驾有驰策,日御不停阴。”

(3).指太阳。 隋 江总 《芳林园天渊池铭》:“晓川漾碧,如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轮之驰水府。”

(4).指帝王的车驾。 唐 李乂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地出东郊迴日御,城临南斗度云车。” 唐 元稹 《进马状》:“臣职居守土,待从无因,羡魏闕之埃尘,犹随日御;恨 新丰 之鸡犬,亦听车音。” 唐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应须日御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隔阂

情意不相通,彼此思想有距离

感情隔阂

千室

千家,千户。《左传·宣公十五年》:“ 晋侯 赏 桓子 狄 臣千室。”《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絃。”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作相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功均一匡,赏同千室。”

阛阓

(1).街市;街道。《文选·左思<魏都赋>》:“班列肆以兼罗,设闤闠以襟带。” 吕向 注:“闤闠,市中巷绕市,如衣之襟带然。”《宋书·后废帝纪》:“趋步闤闠,酣歌壚肆。” 宋 沉括 《江州揽秀亭记》:“江湖山水,闤闠之趣,不能兼有也。”

(2).借指店铺;商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闤闠当涂,旗亭夹路。”《旧五代史·晋书·高汉筠传》:“有孽吏常课外献白金二十鎰, 汉筠 曰:‘非多纳麳麰,则刻削闤闠,吾有正俸,此何用焉!’”《明史·潘埙传》:“任土作贡,皇店奚为?闤闠駢闐,内市安用?” 清 林则徐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臣歷任所经,如 苏州 之 南濠 , 湖北 之 汉口 ,皆闤闠聚集之地。”

(3).借指民间。《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公曾 泗水 为亭长,久於闤闠受飢贫。” 唐 刘叉 《雪车》诗:“闤闠饿民涷欲死,死中犹被豺狼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大娘老矣,流落闤闠,仍以教女娃歌舞为活。”

竹柏

(1).谓竹与柏。《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 九年﹞冬十二月, 洛城 傍竹柏枯伤。”

(2).竹柏经冬不凋,因以喻坚贞。 晋 孙绰 《司空庾冰碑》:“夫良玉以经焚不渝,故其贞可贵;竹柏以蒙霜保荣,故见殊列树。”《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如彼竹柏,负雪怀霜。” 刘良 注:“竹柏,喻坚贞也。” 清 彭绍升 《秋士先生墓志铭》:“先生竹柏之性,有节有文。”

(3).柏树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柏》:“ 峨眉山 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

吾庐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良好

(1)

(2) 感到舒畅、高兴

对他工作的反映良好

(3) 心底善良

良好的动机

(4) 和睦相处

寻求恢复英国及其盟国之间的良好关系

(5) 美好,如意

感觉良好

言归

(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

(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啸咏

见“ 啸咏 ”。

亦作“ 啸咏 ”。犹歌咏。《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