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其二十三

作者: 张达朝代: 元代

杂言·其二十三原文

霸力见假仁,足云辅衰季。

桓文世不尔,周道其久坠。

恢功却荆楚,搂合振凋弊。

明禁整颓纲,朝王兴旷制。

遂令横溃时,犹复识名义。

所嗟原本浅,诡遇由小器。

功烈如彼卑,谋为终徇利。

诗词问答

问:杂言·其二十三的作者是谁?答:张达
问:杂言·其二十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达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达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九

参考注释

衰季

衰微末世。《后汉书·丁鸿传》:“昔 周 室衰季, 皇甫 之属专权於外,党类强盛,侵夺主埶,则日月薄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庶几得忠实之士,不致蹈衰季之风,则天下幸甚。” 明 张居正 《答宪长周友山言弭盗非全在不欲书》:“论者乃不惟 舜 皋 之所以致理者,而独用懦者姑息之説,衰季苟且之政以挠之,其无乃违明詔而诡国法乎?”

文世

重文的时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战国 任武,而文士不絶…… 苏秦 歷説壮而中, 李斯 自奏丽而动;若在文世,则 扬 班 儔矣。”

不尔

不如此;不然。《管子·海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曰:‘报汝 平王 ,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 楚 为墟矣。’”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所求一一务如约,不尔便欲来 天津 。”

周道

(1).大路。《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朱熹 集传:“周道,大路也。” 唐 柳宗元 《故试大理评事裴君墓志》:“栈车草草,我来周道。” 周泳 《杂诗》:“茂草掩周道,凄风吹我襟。”

(2). 周 代治国之道。《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 周 道。”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故自 幽厉 之间, 周 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 唐 韩愈 《原道》:“ 周 道衰, 孔子 没。” 章炳麟 《与简竹斋书》:“曩令 周公 不制礼乐,无 周 道传子之义,则始终偁王尔。”

(3).普遍的道理。《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於成积也。”

(4).遍于道路。《史记·孔子世家》:“﹝ 齐 ﹞陈女乐文马於 鲁 城南 高门 外, 季桓子 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 鲁 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於政事。” 司马贞 索隐:“谓请 鲁 君为周偏道路游行。”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卢国华》词:“ 汉 节东南,看駟马光华周道。”

荆楚

(1). 荆 为 楚 之旧号,略当古 荆州 地区,在今 湖北 湖南 一带。《诗·商颂·殷武》:“挞彼 殷武 ,奋伐 荆楚 。”《楚辞·大招》:“自恣 荆楚 ,安以定只。” 唐 杜甫 《江上》诗:“江上日多雨,萧萧 荆楚 秋。” 宋 周邦彦 《齐天乐·端午》词:“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 荆楚 。” 清 魏源 《<圣武记>序》:“ 荆楚 以南,有积感之民焉。”

(2).木名。古时用为刑杖。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一:“ 太祖 指道旁荆楚谓世子曰:‘古者用此为扑刑,盖以其能去风,虽伤不至过甚。’”

凋弊

凋敝。《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凋弊,不可復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郡中凋弊,无以迎逢大贤。”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若还付有司,则出纳之吝,必无成议,日復一日,农民凋弊,所忧不小。”《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今日见别人的女儿,多与了富贵之家,反是他女婿家里凋弊了,好生不服气,一心要悔这头亲事。” 茅盾 《子夜》二:“世界产业凋弊,厂经跌价!”参见“ 凋敝 ”。

颓纲

衰败的纲纪。《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此诗>之四》:“頽纲既振,品物咸秩。” 刘良 注:“振,整也。言頽落纲纪既整,品物皆有次序。” 唐 李白 《明堂赋》:“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顥之頽纲。” 王琦 注:“《穀梁传疏》:上下无序,纲纪頽坏,故曰頽纲。” 唐 杨士勋 《<穀梁传>序》:“拯頽纲以继三五,鼓芳风以扇游尘。”

横溃

(1).河水决堤横流。《文选·王褒<洞箫赋>》:“被淋洒其靡靡兮,时横溃以阳遂。” 张铣 注:“忽如水流之纵横溃乱。”《宋史·河渠志三》:“若舍故道,止从北流,则虑 河 下已湮,而上流横溃,为害益广。”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若令 蜀江 出峡后即挟众水直趋 东海 ,其间 吴 楚 经由之地,横溃衝决,将有更甚於 黄河 者。”

(2).比喻溃乱。《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 李善 注:“横溃,以水喻乱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 晋室 昔横溃, 永嘉 遂南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壮盛之极,必有决裂横溃之患。”

(3).喻乱世。《梁书·沉约传论》:“ 高祖 义拯横溃,志寧区夏。”

名义

①名分;资格;称号:个人名义|代表名义|以革命的名义。 ②表面上;形式上:他名义上是帮助我,实际上是羞辱我。

原本

(1) 起初;首先

他原本住在山东

(2) 往昔;先前,从前

他原本是干庄稼活的

诡遇

(1).谓违背礼法,驱车横射禽兽。《孟子·滕文公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 赵岐 注:“横而射之,曰诡遇,非礼之射,则能获十。” 朱熹 集注:“诡遇,不正而与禽遇也。” 汉 刘向 《说苑·修文》:“不失其驰,不抵禽,不诡遇,逐不出防,此苗獮蒐狩之义也。” 汉 张衡 《东京赋》:“驭不诡遇,射不翦毛。”

(2).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取得某种东西。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故 孟之反 以不伐获圣人之誉, 管叔 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二:“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景耀月 《古诗》:“诡遇谋人国,隘者或见丑。”

小器

(1) 肚量浅窄、偏狭,也作“小气”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论语·八佾》:“ 管仲之器小哉!”)

功烈

功勋业绩

徇利

不惜身以求利。徇,通“ 殉 ”。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岂徇利而轻命?将感爱而投身。” 宋 叶适 《蔡知閤墓志铭》:“公不矜功,不徇利,似矣。” 明 何景明 《<兽纪>序》:“予恶世有冒名徇利,务相欺负,而寡情实者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