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有怀诸亲友

作者:钱时 朝代:宋代

归来有怀诸亲友原文

不著人间一点非,言言讲切到深微。
江头送别无无别,自是令人不忍归。

诗词问答

问:归来有怀诸亲友的作者是谁?答:钱时
问:归来有怀诸亲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钱时的名句有哪些?答:钱时名句大全

钱时归来有怀诸亲友书法欣赏

钱时归来有怀诸亲友书法作品欣赏
归来有怀诸亲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言言

(1).指欢言。《诗·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唐 孟郊 《自惜》诗:“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吾末从而游,吾恍惚与言言,与语语。”

(2).高大貌;茂盛貌。《诗·大雅·皇矣》:“临衝闲闲,崇墉言言。” 毛 传:“言言,高大也。” 孔颖达 疏:“言言是城之状,故为高大。” 宋 王令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 明 宋濂 《篷轩铭》:“斯堂暨轩,闲闲言言。”

(3).用言语表达。《列子·说符》:“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 张湛 注:“言言则无微隐。” 卢重玄 解:“夫情生而事彰,味殊而可尝,唯神之无方。知言之谓者,神会也。”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序:“色空无得,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4).句句。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白乐天 如 山 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 金 元好问 《丰山怀古》诗:“落落出奇策,言言揭孤忠。”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如《中秋赏月》一折,同一月也,出于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于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

(1).和敬貎。言,通“ 誾 ”。《礼记·玉藻》:“二爵而言言斯。” 郑玄 注:“言言,和敬貌。” 陆德明 释文:“言言,鱼巾反。” 孔颖达 疏:“ 皇氏 云:‘读言为誾,义亦通也。’” 明 何大复 《赠向先生序》:“君子之受爵也,一爵而洒然,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2).威严貌。言,通“ 誾 ”。 唐 刘禹锡 《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惟 唐德宗 ,道类 汉宣 ,责实绳下,风稜言言。”《新唐书·段秀实颜真卿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明 宋濂 《元故朝列大夫知婺州路总管府事致仕赵侯神道碑铭》:“言言 赵侯 ,万人之英,歷仕州邑,以治剧称。”

讲切

讲习切磋。 宋 彭龟年 《恭书潜邸赐所题梁焘奏语后跋》:“臣仰惟陛下天纵高明,孜孜务学,凡所讲切,必极体要。” 明 胡居仁 《奉张廷祥书》:“闻知去冬与 陈公甫 相处,所以讲切者如何?”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劝学》:“如此议论,实为精透,然非再四讲切,不闻此义矣。”

深微

指变化深奥、差别微妙

天文学是一门深微的学问

江头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送别

送远行的人启程,跟他告别

送别同学

无无

连空虚无有也没有。 中国 古代道家认为的天地万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状态。后亦泛指虚无,乌有。《淮南子·道应训》:“予能无有矣,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又何从至於此哉?” 高诱 注:“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无形也。” 前蜀 贯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专一一, 黄梅真叟 却无无。” 宋 宋祁 《庭戒诸儿》:“如一沤生,一沤灭,还入於海,沤自妄见,海无生灭,无有也,亦无无有,亦无无无,淡然无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二:“无无,然后平等。”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令人

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