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原文

道义流闻意已倾,岂知晚岁托齐盟。
六经日月未尝蚀,千载源流终自明。
汝水家家书有种,吾宗世世士知名。
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诗词问答

问: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道义

道德和正义

道义上的支持

流闻

(1).辗转传闻;流播。《后汉书·刘盆子传》:“吏人负献,輒见剽劫,流闻四方,莫不怨恨。”《新唐书·房琯传》:“始, 邠 以武将领刺史,故纲目废弛,即治府为营,吏攘民居相淆讙。 琯 至,一切革之,人以便安,政声流闻。”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盖其少年欲有所济於天下,而托之讽諭,冀以流闻宫禁,裨益时政。”

(2).指传闻之事。《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今即位十五年,继嗣不立,日日驾车而出,泆行流闻,海内传之,甚於京师。”

晚岁

(1).晚年。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晚岁,三子始育,始有宅居。” 清 沉钦圻 《赠徐元叹》诗:“晚岁依空门,菴名落木归本根。”

(2).岁暮。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晚岁出 函关 ,方春度 京口 。”

(3).谓欠收。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李善 注:“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 侃 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齐盟

犹同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以受齐盟。” 杜预 注:“齐,同也。”《国语·吴语》:“ 越 为不道,背其齐盟。” 韦昭 注:“齐,同也。”

六经

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 孔子 谓 老聃 曰:‘ 丘 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颜师古 注:“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 汉 以来无《乐经》。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皆包含于《诗》、《礼》之中;古文家以为《乐》毁于 秦始皇 焚书。参见“ 六艺 ”。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未尝

(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源流

(1)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自明

不需证明,不言而喻

水家

即水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详“ 水族 ”。

家书

(1) 家庭成员写的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家书一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家中拥有的书

有种

有气魄,有胆量

吾宗

我们的宗族。《左传·僖公五年》:“ 晋 ,吾宗也,岂害我哉?”《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羣 为儿时, 寔 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 唐 杜甫 《吾宗》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世世

累世;代代。《书·微子之命》:“世世享德,万邦作式。” 孔 传:“言 微子 累世享德。”《史记·孟尝君传》:“ 齐 得东国益彊,而 薛 世世无患矣。” 唐 周朴 《塞上行》:“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 清 方苞 《教忠祠祭田条目序》:“此乃三圣如天之德,世世子孙毁家忘身而未足以报者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墨守斯法,世世仍之,稍加整顿,未尝不足以治天下。”

知名

(1) 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知名人士

(2) 闻知其名声或名字

岸旁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3) 告知姓名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

君长

(1) 君主

(2) 部落的首领

俗耳

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闻韶

《论语·述而》:“子在 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韶》,传为 舜 时的乐名, 孔子 推为尽善尽美。后以“闻韶”谓听帝王之乐或听美好乐曲。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听此笙鏞,曷异闻《韶》之美;顾兹匏土,宛存《击壤》之风。” 傅尃 《次韵答令希见过王仙馆中留别》:“载酒有人来问字,传餐无肉笑闻《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