勖九子

作者: 吴法朝代: 明代

勖九子原文

尔辈何为者,朋来至九人。

螽蝗洵聚类,粱黍费盈囷。

问世先求己,穷编耐受辛。

谋生非易事,即此是经纶。

诗词问答

问:勖九子的作者是谁?答:吴法
问:勖九子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勖九子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吴法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法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参考注释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来至

来到。《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行春令,则煖风来至。”《汉书·扬雄传赞》:“初, 雄 年四十餘,自 蜀 来至游京师。” 前蜀 毛文锡 《纱窗恨》词:“新春燕子还来至,一双飞。垒巢泥湿时时坠,涴人衣。”

九人

汉 扬雄 著《太玄》,定人为九等。 汉 扬雄 《太玄·数》:“九人:一为下人;二为平人;三为进人;四为下禄;五为中禄;六为上禄;七为失志;八为疾瘀;九为极。”

螽蝗

蝗虫。《山海经·东山经》:“﹝ 餘峩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鴟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袁珂 校注:“螽蝗只是一物。”

问世

(1) 指新作品出版跟人们见面

(2) 指新产品跟人们见面

耐受

忍耐;经受得住

谋生

讨生活,营求生计

靠土地谋生

我们两个各自谋生

即此

就此;只此。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好一个山名。凤为百鸟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