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受堂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虚受堂原文

过水溪堂宛,额颜虚受云。

有来斯不拒,无执弗居勋。

便以三春景,付之大块文。

两言都合念,我更念当勤。

诗词问答

问:虚受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虚受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虚受堂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一

参考注释

过水

(1).越过江河。 唐 杜甫 《即事》诗:“黄鶯过水翻迴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宋 翁卷 《初晴道中》诗:“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2).亵语。指男女交合。 明 冯梦龙 《万事足·巧计进妾》:“只听得语低低,声细细,帐儿摇,牀儿响,一会颠狂,借车过水,美不可量。”

(3).让水通过。 何士光 《种包穀的老人》:“太阳西斜,离落山还有好长一阵,还能从坡下那一块过水丘里,舀起来好几挑水。”

溪堂

(1).临溪的堂舍。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2).堂名。 宋 辛弃疾 《满庭芳·游豫章东湖再用韵》词:“ 溪堂 好,且拚一醉,倚杖读 韩 碑。” 邓广铭 笺注:“ 韩愈 有《鄆州溪堂诗》,诗前有长序,记 溪堂 修建因由。”

虚受

(1).虚心接受。语本《易·咸》:“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孔颖达 疏:“君子以虚受人者,君子法此《咸》卦,下山上泽,故能空虚其怀,不自有实,受纳於物,无所弃遗。” 南朝 梁 沉约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宴》诗之二:“义重师匡,业贵虚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规谏》:“﹝ 张玄素 谓 太宗 曰:﹞臣观自古已来,未有如 隋 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於上,臣弼违於下,岂至於此。” 宋 范仲淹 《从谏如流赋》:“所以明虚受之功,所以得上善之旨。及霤之士,虽濡首而何伤;补衮之臣,思澣衣而可美。”

(2).谓无德才而接受官位。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

有来

用于 元 代由蒙文直译成汉语的公牍等。表示语句结束。《元朝秘史》卷一:“ 孛端察儿 在时,将他做儿,祭祀时同祭祀有来。” 李文田 注:“有来者,结束之词,今京师有此语。”《元典章·刑部二·详谳》:“上路里设两员推官,中路里设一员推官,委付呵,怎生奏呵, 世祖 皇旨有来。”

无执

不执着;不拘泥。《老子》:“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守其有者有据,持其无者无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远》:“负荷 * 者,必以无执为心。”

春景

春光;春天的光景

诱人的春景

大块

(1).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成玄英 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 李善 注:“大块,谓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

(2).犹大片。 毛 * 《中国革命和中国 * 》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 日本 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 中国 的一大块土地沦为 日本 的殖民地。”

两言

三言两语。谓少量几句话。《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