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頵

作者: 徐钧朝代: 宋代

陈頵原文

中华倾弊无他故,习尚淡谈出望门。
奏议救时翻见黜,搜扬隐逸更谁论。

诗词问答

问:陈頵的作者是谁?答:徐钧
问:陈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钧的名句有哪些?答:徐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中华

(1)

(2)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后也借指中国

振兴中华

(3) 指中原

(4) 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无他

亦作“ 无它 ”。亦作“ 无佗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习尚

习俗

奏议

(1) 臣子向帝王上书陈述事情,议论是非

(2) 奏章

救时

匡救时弊。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明皇 以侈致乱,故 少陵 以俭为救时之砭剂。”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生以救时,死以明道。”

搜扬

亦作“ 搜敭 ”。访求举拔。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思良股肱,嘉昔 伊 吕 ,搜扬侧陋,举 汤 代 禹 。”《旧唐书·薛登传》:“或明制纔出,试遣搜敭,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 宋 曾巩 《正长各举属官诏》:“非独搜扬幽滞,庶几为官得人。” 清 吴伟业 《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诗之一:“兵火独搜扬,重见 钟离意 。”

隐逸

隐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隐居避世

花之隐逸者。——宋· 周敦颐《爱莲说》

隐逸山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