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作者:孙惔 朝代:宋代

点绛唇原文

烟洗风梳,司花先放江梅吐。
竹村沙路。
脉脉摇寒雨。
醉魄吟魂,无著清香处。
愁如缕。
系春不住。
又折冰枝去。

诗词问答

问:点绛唇的作者是谁?答:孙惔
问:点绛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点绛唇是什么体裁?答:词

参考注释

司花

“ 司花女 ”的省称。 宋 范成大 《雨后戏书》诗:“司花好事相邀勒,不著笙歌不肯春。” 金 元好问 《紫牡丹》诗之一:“如何借得司花手,徧与人间作好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但言情性之刚柔、心思之愚慧,四者非他,即异日司花执爨之分途,而狮吼堂与温柔乡接壤之地也。”参见“ 司花女 ”。

江梅

一种野生梅花。 宋 范成大 《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元 张雨 《喜春来·除夜玉山舟中赋》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溅溅漱玉沙。” 清 张锡祚 《题美人岁朝图》诗:“和气散林皋,江梅香满屋。” 沉尹默 《玉楼春》词:“垂垂又见江梅发,空醉刚圆杯底月。”

竹村

亦作“ 竹邨 ”。竹林茂盛的村庄。 唐 杜甫 《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唐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邨。”

沙路

(1).沙滩上的路;沙石路。 北周 庾信 《望野》诗:“涸渚通沙路,寒渠塞水门。” 唐 孟浩然 《夜归山门歌》:“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 鹿门 。” 宋 陆游 《舟中》诗:“忽听疏鐘知寺近,笑寻沙路上 牛头 。” 元 周权 《秋日》诗:“石脉泉花蘸眼明,竹根沙路旧经行。” 清 李必恒 《﹝乙﹞丑纪灾诗》之七:“归墟迷海口,沙路塞 云梯 。”

(2).指 唐 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唐 李贺 《沙路曲》:“柳瞼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 清 唐孙华 《御笔赐故相李文恪公笃念前劳匾额恭纪》诗之一:“许身直拟学 皋 夔 ,沙路登庸髩已丝。”参见“ 沙堤 ”。

(3).即沙线。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是故海上之兵,无风不战,大风不战,大雨不战,逆风逆潮不战,阴云蒙雾不战,日晚夜黑不战,颶风将至、沙路不熟、贼众我寡、前无泊地皆不战。”参见“ 沙綫 ”。

脉脉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也用以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温情脉脉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朱自清《荷塘月色》

醉魄

酒醉之身。 宋 柳永 《宣清》词:“背银釭,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吟魂

(1).诗人的灵魂。 五代 齐己 《经贾岛旧居》诗:“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迴。” 宋 蒋捷 《探芳信·菊》词:“料应 陶令 吟魂在,凝此秋香妙。”

(2).指诗人的梦魂。 元 马臻 《旅夜》诗:“睡薄吟魂冷,西风亦屡惊。”

(3).诗情;诗思。 唐 李咸用 《雪》诗:“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 明皇 月殿归。” 宋 苏舜钦 《师黯以彭甘五子为寄》诗:“枕畔冷香通醉梦,齿边餘味涤吟魂。” 元 叶颙 《日暮江村杂兴》诗:“孤舟中夜笛,感慨动吟魂。”《水浒传》第三九回:“消磨醉眼,倚青天万叠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则有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