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

作者: 周密朝代: 宋代

一枝春原文

事以寄意,此少游“小楼连苑”之词也。余遂戏用张氏故实次韵代答,亦东坡锦里先生之诗乎
帘影移阴,杏香寒、乍湿西园丝雨。芳期暗数。又是去年心绪。金花谩翦,倩谁画、旧时眉妩。空自想、杨柳风流,泪滴软绡红聚。
罗窗那回歌处。叹庭花倦舞,香消衣缕。楼空燕冷,碎锦懒寻尘谱。么弦谩赋,记曾是、倚娇成妒。深院悄,闲掩梨花,倩莺寄语。

诗词问答

问:一枝春的作者是谁?答:周密
问:一枝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密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密名句大全

周密一枝春书法欣赏

周密一枝春书法作品欣赏
一枝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寄意

寄托心意。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熙内禅》:“ 汝愚 ( 赵汝愚 ) 永州 安置,至 洪州 而卒, 朱熹 为之注《离骚》以寄意焉。” 明 唐顺之 《西峪草堂记》:“夫嵬才杰士,其所寄意,必於奔漰汹涌之川、巑岏崔巍之峰、泱漭千里之野,极世间险恠瓌伟超旷之观,然后足以饜其耳目,而发其跌宕濩落不羈之气。”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 逸少 ( 王羲之 )好鹅,亦是偶然寄意。”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反复咏叹,寄意深远。”

故实

(1).有参考或借鉴意义的旧事。《国语·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故实。” 韦昭 注:“故实,故事之是者。” 唐 皎然 《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诗:“故实刊 周 典,新声播 鲁 诗。”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这一种办法,是比 日本 大有进步的,我现在提出来,以存 中国 文网史上极有价值的故实。”

(2).出处;典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 郭秃 ,有故实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著述详考故实》:“每有赋咏及著譔,所用故实,虽目前烂熟事,必令 秦 与 叔党 诸人检视而后出。”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偶凭杨柳藏春色,为忆 钱唐 是故乡’二句,皆用 苏小 故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 崑崙山 与 西王母 。”

次韵

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东坡

(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

锦里

即 锦官城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於 夷里桥 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 锦宫 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 锦里 也。”后即以 锦里 为 成都 之代称。 唐 李商隐 《筹笔驿》诗:“他年 锦里 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餘。” 明 何景明 《送杨太常归省》诗之二:“ 锦里 趋庭日,声华冠 蜀 都。”参见“ 锦官城 ”。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西园

(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

(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

(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 湖北省 武昌县 西。《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辛酉, 纶 集其麾下於 西园 。”

丝雨

像丝一样的细雨。 唐 周彦暉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明 俞国贤 《展先子墓晚归即事》诗:“罢扫春山归路迟,东风丝雨带寒吹。”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空香浥路飘丝雨,重縠流云裹珮环。”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九:“阴晴不定的天色,凄凄的丝雨,心神都为之忧黯。”

暗数

默默计数。 元 方回 《春晚杂兴》诗之四:“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谓保留的额数。 明 李东阳 《京闱同年会诗序》:“各赋一诗而暗其一以为序。予时助祭园陵,不及与,实当暗数,故诸君以序属予。”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心绪

心思;心情(多就安宁或紊乱说)

以你最愉快的心绪

金花

(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明 王世贞 《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 苏轼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4).见“ 金花银 ”。

(5).见“ 金花牋 ”。

(6).见“ 金花帖子 ”。

(7).见“ 金华夫人 ”。

旧时

过去的时候;从前;昔时

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陌上桑》

旧时茅店社林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

旧时栏楯。——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眉妩

同“ 眉憮 ”。 宋 周邦彦 《法曲献仙音》词:“縹緲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嫵。” 宋 范成大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诗:“千山濯濯浄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女郎有字翠生者赋此宠之》词:“谁家怨女,有一种工愁,天然眉嫵。”

空自

徒然;白白地。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杨柳风

谓春风。 前蜀 牛峤 《更漏子》词:“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元 刘庭信 《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暮吹簫。”

回歌

亦作“廻歌”。回荡的歌声。 南朝 陈后主 《立春日泛舟玄圃各赋一字六韵成篇》:“廻歌逐转檝,浮冰随度刀。”

碎锦

(1).细碎的锦缎;小花纹的锦缎。 晋 潘岳 《射雉赋》:“毛体摧落,霍若碎锦。” 北周 庾信 《奉和赵王游仙》:“石纹如碎锦,藤苗似乱丝。”

(2).比喻细碎的花朵或波光。 唐 李德裕 《山桂》诗:“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颁新政宣谕》:“百鸟来王於幼主,室闪红光;和风献瑞於 洞庭 ,浪铺碎锦。”

梨花

亦作“棃花”。1.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 南朝 梁 萧子显 《燕歌行》:“ 洛阳 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 高启 《饮陈山人园次能翁韵》:“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开如火炎。”

(2).一种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 陆元光 《回仙録》云:‘…… 回公 曰:饮器中,惟鐘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叶最小。’”

(3).指梨花枪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营去住几天,请 刘芳亮 将爷指点指点,去掉花枪,回到梨花正宗。”自注:“梨花,即梨花枪,亦即 杨 家枪法。”参见“ 梨花枪 ”。

(4).指梨花大鼓。详“ 梨花大鼓 ”。

(5).旧武器名。参见“ 梨花枪 ”。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