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晚望

作者:张伯玉 朝代:宋代

西楼晚望原文

叠岫敛余霞,轻舠簇远沙。
斜阳媚城郭,细柳杂汀花。
两两联归骑,萧萧起暮鸦。
谁知故园兴,闲在使君家。

诗词问答

问:西楼晚望的作者是谁?答:张伯玉
问:西楼晚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伯玉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伯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余霞

残霞。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 唐 白居易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 嵩 峯餘霞锦綺卷, 伊水 细浪鳞甲生。” 唐 钱起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诗:“片水明断岸,餘霞入古寺。”

轻舠

轻快的小舟。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我来 扬 都市,送客迴轻舠。” 明 祝允明 《野记》:“上命 常开平 遇春 与 郭宣武 子兴 帅众,以轻舠载火纵焚,敌舩悉烧溺。” 郁达夫 《为林建题<匡庐图>》诗:“ 彭郎 依旧小姑单,几叶轻舠懒下滩。”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城郭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细柳

(1).初生的嫩柳条。《西京杂记》卷四:“ 枚乘 为《柳赋》,其辞曰:‘……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 汉 刘桢 《赠徐干》诗:“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唐 杜甫 《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

(2).指日落之处。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儒者论日,旦出 扶桑 ,暮入 细柳 。 扶桑 东方地, 细柳 西方野也。”

(3).地名。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岸。有 细柳仓 ,即 汉 周亚夫 屯军处。

(4).见“ 细柳营 ”。

(5).观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登 龙臺 ,掩 细柳 。”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观名也,在 昆明池 南也。”

两两

(1).成双成对。《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既通宫闈,无容静默,两两相对,俱有损伤。”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诗:“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 元 张可久 《小梁州·郊行即事》曲:“小桥流水落红香,两两鸳鸯。”

(2).犹言稀稀落落。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 明 张五山 《驻马听·秋游莫愁湖因过陈荩卿看菊》曲:“粧点秋光,黄叶丹枫飘两两;轻摇兰桨,沙鸥汀鷺起双双。”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知故

旧交好友。《后汉书·独行传·刘翊》:“﹝ 翊 ﹞又逢知故困馁於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初, 寧 妻先卒,知故劝更娶。”《魏书·元熙传》:“及 熙 将死,復与知故书。”

巧智诈伪。《庄子·刻意》:“去知与故,循天之理。” 王先谦 集解:“《管子·心术篇》:‘去智与故’,此用其语。”《文子·十守》:“休精神,去知故,无好无憎,是谓大通。”《淮南子·主术训》:“木击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知故不载焉。” 高诱 注:“言木石无巧诈,故不怨也。”

闲在

亦作“闲在”。清闲自在。 老舍 《茶馆》第一幕:“ 秦二爷 ,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 刘绍棠 《青枝绿叶》一:“闲在时,坐上农庄的汽车,到 北京 参观参观。”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