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十二月宫词画幅二十四首·其七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四月清和万景攒,金铃常自护花栏。

沉香亭里人如玉,不让花王是牡丹。

诗词问答

问:《题十二月宫词画幅二十四首·其七》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二

参考注释

四月

一年有十二个月,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

清和

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出为冠军司马, 东莞 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君膺皇灵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荀羡 字 令则 , 潁川 人,光禄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识裁。”《南史·梁纪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

(4).(声音)清越和谐。《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镜纯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声。” 李周翰 注:“聆,听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声。”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选·嵇康<琴赋>》:“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张铣 注:“言琴声清和有调。”《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傅玄 《蝉赋》:“声嚖嚖以清和兮,遥自託乎兰林。”

(5).(诗文)清新和顺。 宋 苏轼 《<邵茂诚诗集>叙》:“余读之,弥月不厌,其文清和妙丽,如 晋 宋 间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海刚峯 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遗稿>序》:“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韵。”

(6).农历四月的俗称。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盖指二月也。 小谢 诗因之,故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删去‘犹’字,而竟以四月为‘清和’。”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清和月》:“二月为清和。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谢灵运 诗:‘首夏犹清和。’今以四月当之。”

金铃

(1).金属制成的铃。《西京杂记》卷一:“﹝璧带﹞上设九金龙,皆衔九子金铃,五色流苏。” 前蜀 韦庄 《贵公子》诗:“金铃犬吠梧桐院,朱鬣马嘶杨柳风。”《宋史·仪卫志六》:“﹝氅﹞今制有青、緋、皂、白、黄五色,上有朱盖,下垂带,带绣禽羽,末缀金铃。”《红楼梦》第五三回:“金铃玉珮微微摇曳之声。”

(2).菊花品种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 龚骞 《九秋》诗:“金铃摇断粉函欹,湘帘夜压玉蝇飞。”

沉香

(1) * 带常绿乔木名。树干高大,木质坚硬,有香味,可作细工用材及薰香料。

(2) 薰香料名。又称沉水香、蜜香。

里人

(1).同里的人,同乡。《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五六岁,有里人如 成 先病,请药甚急, 成 愍而与之。”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予与 齐曅 ,里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八缸》:“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

(2).里中主事者。《国语·鲁语上》:“唯里人所命次。” 韦昭 注:“里人,里宰也。” 唐 柳宗元 《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稗官里人,得採而歌之。”

(3).俚人,鄙俗的人。 清 吴伟业 《琵琶行》:“里人度曲 魏良辅 ,高士填词 梁伯龙 。”

不让

(1)

不逊让;不推辞

当仁不让

(2)

不同意,不许

我想帮帮忙,他还不让呢

花王

花中之王。指牡丹。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 钱思公 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明 唐寅 《题<花阵图>》诗之五:“逐逐黄蠭粉蝶忙,雕栏曲处见花王。”

牡丹

(1) 芍药属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杂交品种,因花美丽而被广泛栽培,花单瓣或重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又如:《牡丹亭》。内容写一个宦家的女儿杜丽娘,梦见书生柳梦梅同她发生恋爱,从此害相思病而死,后来又还魂同柳梦梅结为夫妻的故事。明代传奇作品,是汤显祖之代表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