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着

作者:李景云 崔时佩 朝代:明代

大环着原文

生旦:谢恩人相助。谢恩人相助。

力解兵围。成就今生。

一对夫妻。得意也当时题柱。

不负了少年豪气。门阑喜迎驷马高车。

新状元花生满路。合:今日里逢圣治。

四海无虞。皆称臣庶。

诗词问答

问:大环着的作者是谁?答:李景云 崔时佩
问:大环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景云 崔时佩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景云 崔时佩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南西厢 第三十六出

参考注释

谢恩

感谢别人的恩德(多指臣子君主)

相助

互助;协助

友爱相助

人相

(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 《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解兵

解除武装,停止战争。《战国策·秦策三》:“於是, 秦 王解兵不出於境,诸侯休,天下安。”《后汉书·王允传》:“今若一旦解兵,则必人人自危。” 唐 杜甫 《次晚洲》诗:“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疎放。” 清 钱谦益 《<张公路诗集>序》:“及 抚顺 难作,四海不復解兵,而 公路 殁已三年矣。”

成就

(1) 完成;成功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

(2) 造就;成全

武父子亡功德,皆陛下所成就。——《汉书·李广苏建传》

她也未尝不愿意,我看你还是成就了他们吧

今生

这辈子;现在的一生

今生快乐,来世更幸福

一对

(1).表数量。一双。 唐 皮日休 《重元寺双矮桧》诗:“应如 天竺 难陀寺 ,一对狻猊相枕眠。”《宣和遗事》前集:“撞着八个大汉,担着一对酒桶,也来堤上歇凉。”《 * 词话》第四回:“看见他一对小脚穿着老鸦缎子鞋儿。”

(2).表数量。一套,用以称衣服。 宋 欧阳修 《谢对衣金带鞍辔马状》:“臣伏蒙圣慈,以臣入院,特赐衣一对,金带一条,金镀银鞍轡马一匹者。”

(3).称夫妻两人。《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又过数日,妇人脚不痛了, 徐信 和它做了一对夫妻上路,直到 建康 。”《水浒传》第一○四回:“适纔曾合过来,铜盆铁帚,正是一对儿夫妻。” 杨朔 《春子姑娘》:“我望望她,又望望她表兄弟那宽阔的背影,觉得这两人配在一起,倒是天生的一对儿。”

(4).泛指年貌可以相配的两个人。《红楼梦》第二六回:“从镜后转出两个一对儿十五六岁的丫头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有叫局的,他姊妹两个总是一对儿同来,却只算一个局钱。”

夫妻

夫妇;男女二人结成的合法婚姻关系。也作“夫妇”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题柱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豪气

(1) 英雄的各种品质(如勇气、勇敢、自我牺牲、不自私等)

(2) 豪放的气概

门阑

亦作“ 门栏 ”。1.门框或门栅栏。 汉 王充 《论衡·乱龙》:“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门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剪彩为壶卢》:“又端阳日用綵纸剪成各样壶卢,倒粘於门阑之上,以洩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萧红 《生死场》十二:“手电灯发青的光线乱闪着,临走出门栏,一个 日本 兵在铜帽子下面说中国话:‘也带走她。’”

(2).借指家门;门庭。《史记·楚世家》:“敝邑之王所甚説者无先大王,虽 仪 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廝者亦无先大王。”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门阑多喜色,女壻近乘龙。” 明 屠隆 《綵毫记·团圆受诏》:“草木回春,门阑生喜,报夫君将到,东方千骑。”

(3).犹师门;权门。 唐 皎然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会诸文士东堂重校》:“外学宗砚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瞻望门阑,不任乡往之至。” 宋 陆游 《福建谢史丞相启》:“伏念某早出门阑,尝尘班缀。”

驷马高车

《汉书·于定国传》:“始 定国 父 于公 ,其閭门坏,父老方共治之。 于公 谓曰:‘少高大閭门,令容駟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 定国 为丞相, 永 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駟马高车”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马的高车。常表示地位显赫。《太平御览》卷七三引 晋 常璩 《华阳国志》:“ 升迁桥 在 成都县 北十里,即 司马相如 题桥柱曰‘不乘駟马高车,不过此桥’。” 明 高明 《琵琶记·路途劳顿》:“倘或他駟马高车,前呼后拥,见奴家这般襤缕,不肯相认,可不担阁了奴家。” 清 李渔 《蜃中楼·义举》:“惭愧綉衣郎,少駟马高车,寂寞还乡。”亦作“ 駟马高盖 ”、“ 駟马轩车 ”。《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吾闻黄金白璧,重利也;駟马高盖,荣势也。”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汉 滨耆旧今谁存,駟马高盖徒纷纷。” 清 刘大櫆 《贲趾堂记》:“駟马高盖之赫奕,呵者肩摩於前,骑者踵接於后,洋洋乎得志於一时。” 清 方文 《为陈俞公五十初度》诗:“駟马轩车易倾覆,何如野老话桑麻。”

状元

(1) 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一名的人

(2) 比喻在本领域(本行业)中成绩最好的人

花生满路

比喻荣耀、美满。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子得和丈夫一处对舞,便是 燕燕 花生满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 王季思 校注:“花生满路,荣耀美满之意。”

日里

白天。《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假如日里做事是忙,夜间睡去便是閒了。” 巴金 《家》二九:“每天晚上社员们自由地到那里聚会,日里并不开门。”

圣治

至善之治。亦用以称颂帝王之治迹。《庄子·天地》:“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圣治今无外,王师古有征。”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无虞

没有忧患,太平无事。《书·毕命》:“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寧。”《晋书·陶侃传》:“ 侃 即迴军遡流,芟夷丑类,至使西门不键,华圻无虞者, 侃 之功也。”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郑振铎 《桂公塘》六:“我大皇帝和大元帅宽厚仁慈,百姓们丝毫不扰,社稷宗庙可以无虞。”

臣庶

犹臣民。《书·大禹谟》:“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后汉书·爰延传》:“位临臣庶,威重四海。” 宋 曾慥 《高斋漫录》:“今人祕色磁器,世言 钱氏 有国日, 越州 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祕色。”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夫主上居深宫之中,与臣庶隔絶,常恐天下之欺己,而密以为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