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侍御伯祯

作者: 沈自邠朝代: 明代

送王侍御伯祯原文

关西王郎气无敌,手持白简回霜色。

都市惊呼铁䯀骢,殿头捧下团龙敕。

此行暂作南畿使,三辅秋风动旌旆。

内地新纡复马恩,军储已足留田议。

羽书顷者奏甘泉,边骑凭凌踏塞烟。

看君飞檄净沙碛,却笑从军王仲宣。

诗词问答

问:送王侍御伯祯的作者是谁?答:沈自邠
问:送王侍御伯祯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沈自邠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自邠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槜李诗系卷十五

参考注释

西王

(1). 西王母 的简称。《隋书·虞绰传》:“类仙人之騏驥,冠羽族之宗长, 西王 青鸟, 东海 赤雁,岂可同年而语哉!” 唐 薛能 《桃花》诗:“ 西王 潜爱惜, 东朔 盗过从。”参见“ 西王母 ”。

(2).复姓。传说上古有 西王国 。见《荀子·大略》。

无敌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白简

(1).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晋书·傅玄传》:“ 玄 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宋 陆游 《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诗:“白简万言几慟哭,青编一传可前知。” 明 张景 《飞丸记·发迹锄强》:“欲把丹心悬魏闕,且将白简奏朝廷。” 清 钱谦益 《工部右侍郎赠尚书程公传》:“公在諫垣,以别白贤奸、澄清世道为己任,白简屡上,皆弹劾执政私人。”

(2).犹玉简。道教祭告神祇的文书。 唐 陆龟蒙 《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多应白简迎将去,即是朱陵鍊更生。”《云笈七籤》卷二:“白简青籙,得道人名,记皇民谱録,数极 唐尧 ,是为小刼。”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赵士遏》:“ 黄 之妻梦先亡十餘人,内有衣皁小团花衫者,持素黄籙白简来拜谢。”

(3).白色裙。简,通“ 襇 ”。《说郛》卷五三引 宋 周密 《唱名记》:“上御集英殿,拆号唱进士名,各赐緑襴袍、白简、黄衬衫。”

霜色

白色。 唐 周贺 《赠神遘上人》诗:“道情淡薄閒愁尽,霜色何因入鬢根。” 唐 刘沧 《题书斋》诗:“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都市

(1) 国家的主要城市

(2) 大的城市

惊呼

以为怪异而大声呼喊

失声惊呼

团龙

(1).团茶的一种,即龙团。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贡茶录》:“ 太平兴国 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於此。”参见“ 龙团 ”、“ 团茶 ”。

(2).圆形图案,作盘龙之状。旧时器物服饰上多用为花纹图案。《清会典·工部四·制造库》:“袱用黄綺销金团龙。”

南畿

(1).南方边远地区。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 江 、 汉 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

(2).京城的南郊。 晋 潘尼 《答杨士安》诗:“逝将辞储宫,栖迟集南畿。”

(3).犹南都。 唐 肃宗 时指 江陵 , 明 代指 南京 。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漂泊四十韵》:“县郭南畿好, 津亭 北望孤。” 仇兆鳌 注:“ 肃宗 以 江陵府 为南都,故曰南畿。” 明 李东阳 《送邵国贤还治许州》诗:“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道这县主是谁?姓 吴 ,名 杰 ,南畿进士,正是 三巧儿 的晚老公。” 清 王韬 《送八户宏光游金陵序》:“ 江寧 旧号 金陵 ,为 六朝 建都胜地, 明代 列于陪京,称为南畿。”

三辅

(1). 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 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 * 引《三辅黄图》:“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 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 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

(2).泛称京城附近地区为三辅。 明 何景明 《送张元德侍御巡畿内》诗:“三辅自来多寇盗,五陵今日更豪雄。” 清 黄遵宪 《天津纪乱》诗之一:“何堪三辅地,棼乱遂如丝。”

(3). 前燕 慕容儁 以 慕容恪 为辅国将军, 慕容评 为辅弼将军,左长史 阳骛 为辅义将军,谓之三辅。见《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

风动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

风动工具

旌旆

见“ 旌斾 ”。

内地

(1)

(2) 在一国内部;远离海岸

(3) 关于内地,属于内地,有内地特征

(4) 周围被陆地所包围或几乎被包围的地方

(5) 在国家内部

内地城市

(6) 一国或一地区中心地带

躺在那处的那个内地医院里

内地大壁炉

内地利益的代表们

军储

指粮秣等军需物资。《晋书·殷浩传》:“开 江 西疁田千餘顷,以为军储。” 明 李攀龙 《送赵户部出守淮阳》诗:“仙郎起草 汉 明光 ,几载军储事朔方。” 黄葆桢 《杨哲商烈士悼歌》之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留田

屯田。《汉书·赵充国传》:“臣谨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

羽书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顷者

(1).近来。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顷者足下离旧土,临 安定 。” 唐 王昌龄 《赵十四兄见访》诗:“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 嵩 。” 康有为 《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诗:“顷者开科买士心,秀才得意羣呻吟。”

(2).往昔。《汉书·元帝纪》:“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顷者至忠,而今日受赂,固知不免此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顷者 郭后 之祸,起于 杨 尚 ,不可不监。”

(3).不久,一会儿。 宋 王谠 《唐语林·赏誉》:“ 诚 至 李氏 子书室中,诸子赋诗, 諴 亦为之。顷者 李 至,观诸子诗,又见 諴 所作,称其美。”

甘泉

(1)

(2)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 hú)掘

(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尧问》

(4) 亦指美好的水泉

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边骑

(1).守卫边疆的骑兵。《史记·大宛列传》:“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餘而出 敦煌 者六万人。”《汉书·匈奴传上》:“行未到,会三骑亡降 汉 ,言 匈奴 欲为寇,於是天子詔发边骑屯要害处。” 唐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诗:“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2).侵犯边疆的敌骑。《宋史·王荣传》:“率兵戍 遂城 ,边骑来寇,击败之,擒千餘人。”《宋史·兵志九》:“又神臂弓、马黄弩乃中国长技,宜多行教习,以扞边骑。”

凌踏

侵害摧残。 梁启超 《开明专制论》:“若与共事,万一彼破我约法以凌踏吾民,奈何?”

飞檄

(1).速递檄文。《晋书·慕容暐载记》:“飞檄三辅,仁声先路,获城即侯,微功必赏。”《新唐书·裴寂传》:“ 寂 无它才,惟飞檄郡县,促入屯垒相保赘。” 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我一定要收拾东兵,飞檄西 洱 。”

(2).紧急檄文。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班师回去传飞檄,看大将旌旗云外直。”《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时飞檄载道, 弥远 益恇悚,中夜,欲自沉於池,其妾见而持之,乃止。”

沙碛

(1).沙滩;沙洲。《西京杂记》卷四:“ 路乔如 为《鹤赋》。其辞曰:‘……宛脩颈而顾步,啄沙磧而相欢。’”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锦缆迴沙磧,兰橈避荻洲。” 唐 戴叔伦 《屯田词》:“春来耕田遍沙磧,老稚欣欣种禾麦。” 清 查慎行 《伴城旅店次徐子大壁间韵》:“沙磧凉生蕎麦雨,茅檐香过枣花风。”

(2).沙漠。《周书·异域传下·高昌》:“自 燉煌 向其国,多沙磧,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駞马粪为验。”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磧。” 王琦 注:“沙磧即沙漠也。” 清 黄遵宪 《九月十一夜渡苏彝士河》诗:“大漠径从沙磧度,双轮徐碾海波平。” 清 陈天华 《秦末之革命》:“譬如炎暑行沙磧之中,苟有荫庇,皆走就之,虽为恶林,不暇顾也。”

从军

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