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辈草堂

作者: 陆龟蒙朝代: 唐代

王先辈草堂原文

松径隈云到静堂,杏花临涧水流香。
身从乱后全家隐,日校人间一倍长。
金箓渐加新品秩,玉皇偏赐羽衣裳。
何如圣代弹冠出,方朔曾为汉侍郎。

诗词问答

问:王先辈草堂的作者是谁?答:陆龟蒙
问:王先辈草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王先辈草堂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陆龟蒙的名句有哪些?答:陆龟蒙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26-31

参考注释

松径

松间小路。 南朝 梁 刘孝先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唐 元结 《登白云亭》诗:“出门见 南山 ,喜逐松径行。” 宋 苏辙 《游锺山》诗:“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静堂

道家静修之所。《云笈七籤》卷九九:“且试以小静,即 开成 三年戊午岁起,正月一日闭户自修,不交人事。尅期百日,方出静堂。”

流香

古代酒名。 宋 陆游 《乍晴出游》诗:“归来幸有流香在,剩伴儿童一笑嬉。”自注:“流香,盖赐酒名。”

从乱

参与叛乱。《左传·昭公十三年》:“民患王之无厌也,故从乱如归。”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从乱者悉皆就戮。”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则谓 青莲 从乱之意,固不待辨也。”

全家

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校人

(1).马官之长。《周礼·夏官·司马》:“校人中大夫二人。” 郑玄 注:“校人,马官之长。”《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

(2).管理池沼的小吏。《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 郑 子产 , 子产 使校人畜之池。” 赵岐 注:“校人,主池沼小吏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二:“余輒为书云……定非校人池,恐是餘不派。愿汝藉佛力,永脱钩网债。”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吾辈骤触 子美 心,忍教毒肆校人手?送入江心稳静处,愿向安澜逢故偶。”

金箓

(1).道教谓天帝的诏书。《初学记》卷二十三引 北周 宇文逌 《道教实花序》:“可道非道,因金籙以詮言。”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玉京移大像,金籙会羣仙。” 唐 陆龟蒙 《王先辈艸堂》诗:“金籙渐加新品秩, 玉皇 偏赐羽衣裳。”

(2).道场的名称。《隋书·经籍志四》:“其(指道教)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 唐 皇甫冉 《宿洞灵观》诗:“明日开金籙,焚香更沐兰。”《旧唐书·武宗纪》:“召道士 赵归真 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籙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籙。”

(3).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御制诗送贺宾客为道士还乡并宰相已下应制诗》:“﹝ 李适之 《应制》诗﹞仙记题金籙,朝章披羽衣。”

品秩

(1).官品与俸秩。《后汉书·皇后纪赞》:“其(公主)职僚品秩,事在《百官志》。” 唐 张乔 《送庞百篇之任青阳县尉》诗:“品秩台庭与,篇章圣主闻。” 宋 苏辙 《谢复官表》:“伏念臣忧患餘生,老病兼至;废黜虽久,尚霑品秩之餘。”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御营制度》:“其次大小官员扈从人等,皆按旗分品秩安立行帐。”

(2).泛指等第、次序。《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 唐 孔颖达 疏:“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

玉皇

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羽衣

(1).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颜师古 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神僊飞翔之意也。”按,五利将军 栾大 , 汉武帝 时方士。

(2).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 三国 魏 曹植 《平陵东行》:“閶闔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过 临皋 之下。”《西游记》第二四回:“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

(3).道士的代称。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夷坦曰 芙蓉平 ,道人於彼种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虽羽衣辈亦罕到。”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忽有羽衣诣门,延之与语。”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羽衣散尽香火絶,时有丐者僵苔阶。”

(4).指轻盈的衣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一:“ 吴 刀 楚 製为佩褘,纤罗雾縠垂羽衣。” 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 冰心 《赞美所见》诗:“倘若是那夜我在星光中独泛,你羽衣蹁跹飞到我的舟旁。”

(5).指《霓裳羽衣曲》。 唐 吴融 《华清宫》诗之二:“一曲《羽衣》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 宋 汪元量 《唐多令·吴江中秋》词:“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羽衣》不奏人间曲,宝鼎时焚异国香。”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圣代

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 周 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抄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别体闢榛芜。”

弹冠

(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唐 襄阳 孟浩然 ,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4).指为官。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参见“ 弹冠相庆 ”。

方朔

汉 东方朔 的省称。其为人诙谐善辩,相传为岁星化身,有偷仙桃、骑步景驹、献风声木等传说。事见 汉 郭宪 《东方朔传》。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輭满枝须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将。” 明 何景明 《田子行》:“ 汉王 不好 相如 赋, 方朔 谁知是岁星。” 明 徐渭 《对明篇》:“詼谐 汉 庭 方朔 老,如闻永谢 长安 道。”

侍郎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

兵部侍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