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梧桐树原文

三更里,一阳动。
金鼎熬煎玉炉烹。
炼就真铅汞。
匠手凿开玉莲蓬。
两道霞光照昆顶。
万颗珍珠迸。

诗词问答

问:梧桐树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梧桐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梧桐树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梧桐树书法欣赏

佚名梧桐树书法作品欣赏
梧桐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金鼎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沉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熬煎

(1) 比喻忧愁与苦难折磨

受尽熬煎

(2) 也说煎熬

玉炉

亦作“ 玉鑪 ”。 1.熏炉的美称。 唐 胡杲 《七老会》诗:“霜鬢不嫌杯酒兴,白头仍爱玉炉熏。” 后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玉鑪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裊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鈿。”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2).道家炼丹炉。 唐 吕岩 《敲爻歌》:“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七:“摆撼乾坤金剑吼,烹煎日月玉炉红。”

铅汞

(1).铅和汞。道家炼丹的两种原料。 宋 苏轼 《真一酒歌引》:“铅汞以为药,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三折:“你那里得熬煎铅汞山头火?你那里觅医治相思海上方?” 清 郑燮 《燕京杂诗》之一:“不烧铅汞不逃禪,不爱乌纱不要钱。”

(2).指炼丹。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专心在铅汞,餘力工琴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女少长喜閲《道藏》书,且多妙解。於炉火铅汞之事,独不深信。”

(3).道教语。指先天元气。 清 赵翼 《挽唐再可》诗:“丹元养铅汞,胎息调龙虎。”

匠手

技艺高明的能手。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二三:“颠倒五行凭匠手,不逢匠手莫施为。” 宋 林逋 《诗匠》诗:“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山落分题目,花摇刻句风。” 明 杜濬 《一杯叹》诗:“哥窰定窰谈不易,醉红鷄缸走权贵。匠手争夸 天寳斋 ,不贪岂识金银气。”

玉莲

(1).白莲。 唐 杜牧 《华清宫》诗:“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蘂暖泉香。” 元 贯云石 《蟾宫曲》:“明月冷亭亭玉莲,荡轻香散满湖船。”

(2).白石雕成的莲花。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刻成玉莲喷香液,漱迴烟浪深逶迤。”

(3).指荷叶杯,酒杯之一种。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桃源亭上》曲:“倒玉莲,散金钱,先生醉骑鹤上天。”

霞光

日光照射在云霞上所反映出来的光彩

珍珠

在几种软体动物中,由于在套膜里面或下面层层真珠质围绕不附着于外壳的外来粒子聚合而形成的稠密凝结物,具有各种形状,但最典型的是圆形,呈现各种颜色,但通常是白色或浅色,且有不同程度的光泽,可做装饰或入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