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巷访吴见末比部即订九日之游

作者: 申涵光朝代: 明代

原文

卜宅依寒水,朝回只闭关。

见君当落叶,此地有空山。

雨歇秋仍暖,官贫老更闲。

登高何处好,屦杖许追攀。

诗词问答

问:《宝鸡巷访吴见末比部即订九日之游》的作者是谁?答:申涵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申涵光的名句有哪些?答:申涵光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参考注释

卜宅

(1) 用占卜决定建都的地方

(2) 用占卜决定住所或墓地

寒水

(1).凉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2).常指清冷的河水。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明 马銮 《冬日偕汉树岩听散步芦渡桥书感》:“桥边秋已去,到此客愁生。寒水难为色,枯荷但有声。”

闭关

(1) 封闭关口,比喻不与外界交往

闭关锁国

(2) 佛教中指僧人独居,一个人专心修炼佛法,与外界隔绝,满一定期限后再外出

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老更

宋 范仲淹 有《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参见“ 三老五更 ”。

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屦杖

古礼年五十得扶杖,长者可入室而后脱鞋,故以“屨杖”为敬辞,用以称老人。 明 唐顺之 《与刘南坦尚书》:“回首故山,可为太息,不久图返初服,奉侍屨杖,当有日也。”

追攀

(1).追随牵挽。形容惜别。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昔在 洛阳 时,亲友相追攀。”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閭阎犹涕泪,道路復追攀。”

(2).追随牵挽。表示哀悼。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追攀万国来,警衞百神陪。” 唐 孟郊 《吊卢殷》诗:“君归新鬼乡,我面古玉颜。羞见入地时,无人叫追攀。”

(3).追随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綺紈;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闕鬱盘桓。”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陈毅 《过旭角》诗:“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车行驶难追攀。”

(4).指赶上,超过。 金 王若虚 《文辨三》:“ 楚 词自是文章一絶,后人固难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

(5).追随,跟随。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犇送。”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有感慨弔惜之怀,无追攀壮浪之想。”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诗:“一春强半勒花风,几日园林几树红。汲汲追攀常恨晚,纷纷吹洗忽成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