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鞦韆

作者: 拜住朝代: 元代

菩萨蛮·鞦韆原文

红绳画板柔荑指。东风燕子双双起。

誇俊与争高。更将裙系牢。

牙床和困睡。一任金钗坠。

推枕起来迟。纱窗月上时。

诗词问答

问:菩萨蛮·鞦韆的作者是谁?答:拜住
问:菩萨蛮·鞦韆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拜住的名句有哪些?答:拜住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注释

红绳

(1).红色绳子。《金史·礼志九》:“肆赦仪,设捧制书木鹤仙人一,以红绳贯之,引以轆轤,置於御前栏干上。” 元 宋无 《春愁诗》:“金雁尘香暗凤絃,红绳风紧阁秋千。”

(2).犹红线。谓缔结婚姻。《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不须玉杵千金聘,已许红绳两足缠。”川剧《谭记儿》第一场:“说什么人言可畏,非是奴守志不坚,想淑女 卓氏 文君 ,奔 司马 佳话早传。又怎奈红绳已被我剪断,红叶逐水去不还。”

画板

绘画时用来垫画纸的平板

柔荑

植物初生的叶芽。旧时多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也借指女子的手

手如柔荑。——《诗·卫风·硕人》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燕子

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双双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齐了,双双磕下头去。” 茅盾 《脱险杂记》十八:“那两个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触了电,一下子就双双跳了起来,而且抢过我们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对对。 南朝 梁 简文帝 《咏蝶》:“復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 宋 柳永 《安公子》词:“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鷺。”《西游记》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

牙床

(1) 围绕牙颈及覆盖上下颌牙槽的组织;齿龈的通称

(2) 有象牙雕刻装饰的床,也泛指制作精美的床

困睡

方言。睡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条规》:“不许在途中舖户堆煷睏睡,躭阻行程。务要前后联络,不得脱徒。”

一任

(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

(2).听凭。 唐 杜甫 《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 注引 罗大经 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两家合成一家、一举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调度,更不过问。”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这种东西,我本无用,她也无用,一任 罗太太 抛入字纸篓去罢!”

金钗

(1).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由两股合成。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还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唐 温庭筠 《懊恼曲》:“两股金釵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雍熙乐府·醉花阴·国祚风和太平了》:“两行金釵,最宜素縞。”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金釵敲断都由我,团扇遮羞怕见郎。”

(2).借指妇女。 清 沉起凤 《谐铎·梦中梦》:“今富贵若此,何不广列金釵,以充下陈。” 贺敬之 《放歌集·三门峡歌》:“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3).石斛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起来

(1)

(2) 向上;向高处

把孩子抱起来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拿起来

(3) 离开床,有时用于命令或号令

起来,起来,我的朋友,放下你的书本

纱窗

蒙纱的窗户。 唐 刘方平 《春怨》诗:“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宋 柳永 《梁州令》词:“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 元 张可久 《一半儿·梅边》曲:“枝横翠竹暮寒生,花淡纱窗残月明。”《红楼梦》第三回:“﹝ 黛玉 ﹞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四章:“她呆呆地望着纱窗外面的蓝天,许久功夫动也不动了。”

上时

最合适的时令。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黍穄》:“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内攫部》:“取鹰法,七月二十日为上时,内地者多,塞外者殊少;八月上旬为次时;八月下旬为下时,塞外鹰毕至矣。”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二月﹞中旬种稻为上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