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其四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原文

细磨密衲作袈裟,曲水遥岑宛转花。

海外梯航输佛土,日边缄鐍赐禅家。

诗词问答

问:《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其四》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2. 自注:高丽进磨衲袈裟,上以赐师。

参考注释

袈裟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曲水

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 魏 晋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诗:“曲水流觴日,倡优醉度旬。” 清 魏源 《岱麓诸谷诗·岱谷陪尾山源》:“人间曲水觴,竟忘仙鬼宅。”参见“ 上巳 ”。参阅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曲水》。

遥岑

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明 刘基 《题画山水》诗:“澹澹轻烟羃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 清 魏源 《嘉陵江中》诗之一:“遥岑断烟去,近岸风榛寂。”

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海外

超出国界,即国外

海外同胞

梯航

(1).梯与船。登山渡水的工具。 唐 吕温 《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梯航,而欲济乎深、臻乎极也。”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炎徼风清无瘴癘,蛮陬地闢有梯航。”

(2).引申指有效的途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悟不可恃,勤不可间;悟以见心,勤以尽力:此学诗之梯航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乃《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也。”

(3).亦作“ 梯杭 ”。“梯山航海”的省语。谓长途跋涉。 唐玄宗 《赐新罗王》诗:“玉帛遍天下,梯杭归上都。”杭,通“ 航 ”。 宋 张孝祥 《念奴娇·仲钦提刑仲冬行边》词:“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

(4).指水陆交通。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治定》:“而今应受天王宠,看万国梯航一旦通。” 严复 《论世变之亟》:“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

(5).比喻引荐人才。 唐 黄滔 《启刑部郑郎中》:“郎中模楷词林,梯航名路,每虑或遗於片善,常忧不採於一言。”

佛土

(1).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有净土、秽土、性土、报土等。《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2).特指净土。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九:“言浄土者,经中或时名佛刹,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我闻 昆明 水,天花散无数。躡足凌高峯,了了见佛土,。”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佛土三生愿, 尧 门一梦遄。”

(3).指佛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洪山寺 ﹞道场宏丽,为天下第一……平生所见庄严佛土,未有若斯之至者。”

日边

(1).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元帝 ﹞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 陈师道 《和彦詹题远轩》:“开牕得远意,兴出杳冥间。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2).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唐 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 江 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唐 高蟾 《下第后献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宋 杨万里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诗:“吾州 史君 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边。”

缄鐍

谓以锁固封。《新唐书·崔祐甫传》:“ 朱泚 乱, 祐甫 妻 王 陷贼中, 泚 尝与 祐甫 同列,遗以繒帛菽粟,受而缄鐍之,帝还京,具封以献,士君子益重其家法云。” 清 邓显鹤 《湖南靖州训导毛府君墓志铭》:“教諭君遗书满篋,缄鐍甚固,每一开读,流涕被面。”

禅家

修持禅定者。亦泛指佛家。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灵香散尽禪家接,谁共 殷源 《小品》同。”原注:“《辩正论》亦有九流。一曰禪家者流。 殷浩 读《小品经》,下二百籤疑义,以问 支道林 。”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道在六经不在浮屠》:“吾儒书中颇有赘讹处,便是禪家公案,但今人未尝窥究耳。” 清 胡玉昆 《祖堂》诗:“寻僧欲问禪家事,夜半闻鐘同在溪。” 朱自清 《“好”与“妙”》:“这显然加上了禅家顿悟说的影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