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原文

寂寂门无车马尘,故人相过觉情亲。

焉知轩冕金朱贵,不笑齑盐藜苋贫。

看月纵吟颐阁夜,插花沉醉鉴亭春。

白头想叹童儿事,浑属溪边自在身。

诗词问答

问: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2. 自注:退之云太学三年,朝齑暮盐。又云:三年国子师,肠肚饱藜苋。

参考注释

寂寂

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相过

(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杜预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 杨伯峻 注:“ 谈迁 《国榷》引 明 李天经 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

(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

(3).互相往来。《商君书·兵守》:“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 、 质 、 张里 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唐 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情亲

(1).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2).感情亲切。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宋 杨万里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诗:“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

轩冕

(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3).指国君或显贵者。《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4).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金朱

(1).指古代侯王佩系的金印朱绶。 汉 扬雄 《法言·孝至》:“食如螘,衣如华,朱轮駟马,金朱煌煌,无已泰乎?” 汪荣宝 义疏:“‘金朱煌煌’者,金谓印,朱谓綬。《舆服志》引 徐广 云:‘太子及诸王皆金印,纁朱綬。’然则朱轮、駟马、金印、朱綬,皆 汉 时诸侯王之仪也。” 宋 梅尧臣 《运使刘察院拜省》诗:“朝以言悟主,夕即被金朱。” 宋 张耒 《再寄子由先生》诗:“奈何不使被金朱,仍俾枯槁思巖窟。”

(2).黄金和丹朱。古代贵族用以饰屋。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和王子立风雨败书屋有感》:“已作谤薰天,金朱果何益?” 元 郝经 《开平新宫五十韵》:“既能避风雨,何用饰金朱。”

藜苋

藜和苋。泛指贫者所食之粗劣菜蔬。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莧。” 元 洪希文 《送林景惠和兴化教谕》诗之三:“五年饱黎莧,麤糲甘我肠。” 清 唐孙华 《蔬食》诗:“生平藜莧肠,雅不饕肉食。”

插花

(1) 搀杂;夹杂

干部也插花编在各组内

(2) 日本的插花技术,它着重形式的平衡

沉醉

(1)

(2) 大醉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儒林外史》

(3) 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沉醉在节日的欢乐里

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童儿

即僮儿,年岁小的仆人。

携童儿数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溪边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天帝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自在身

佛教语。谓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之一:“高卧閒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景德传灯录·龙树尊者》:“尊者復於坐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