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别离

作者: 王炎朝代: 宋代

远别离原文

静女不下堂,游子志四方。
五花骄马金络脑,出门仆从生辉光。
草青沙软湿春雾,玉蹄联翩踏花去。
楼头明月阙又圆,西风一夕生庭树。
明璫缀以木难珠,锦衣系以貂襜褕。
青眉玉颊为谁好,天阔飞鸿无素书。
今年花落容华在,明年花发容华改。
离鸾别鹄不自怜,人生难得长少年。

诗词问答

问:远别离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远别离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静女

娴静的女子。《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毛 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説也。” 唐 孟郊 《静女吟》:“艷女皆妬色,静女独检踪。” 鲁迅 《野草·一觉》:“红颜的静女正在超然无事地逍遥。”

下堂

(1) 〈方〉∶上完一堂课后下课

(2) 旧指妻妾被丈夫遗弃

游子

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五花

(1).见“ 五花马 ”。

(2).五加皮的别名。 宋 洪迈 《容斋四笔·雷公炮炙论》:“五花者,五加皮也。叶有雄雌,三叶为雄,五叶为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五加》:“此药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

(3).即五行阵。 清 洪栋园 《后南柯·伐檀》:“只要五花应节,四正相维,八阵非常,物情相制本阴阳,垤鸣雨至占卦象。”

骄马

壮健的马。 宋 梅尧臣 《上马和公仪》:“烟火千门晓欲开,五花骄马肯徘徊。”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生憎圉人控骄马,絶爱牧儿飘纸鳶。” 闻一多 《红烛·晴朝》:“栗色汽车像匹骄马,休息在老绿阴中。”

金络

(1).即金络头。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玉羈玛瑙勒,金络珊瑚鞭。” 唐 胡曾 《寒食都门作》诗:“金络马衔原上草,玉颜人折路傍花。” 宋 孙光宪 《风流子》词:“金络玉衔嘶马,繫向緑杨阴下。”参见“ 金络头 ”。

(2).借指良马。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聊作侍中郎,且乘金络。”

(3).借指骑马的人。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二:“金络擎鵰去,鸞环拾翠来。”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仆从

(1)

(2) 旧指跟随在身旁的仆人

大人物的武装仆从不得不寻找独立的生活来源

(3) 从属于外界影响的东西

它们并不能成为同盟者而只不过是仆从

(4) 帮助管家、上菜、照看门户、搬运行李、包裹、干些跑腿差事的男仆

辉光

(1) 辉光放电管中,由于电极间产生稀薄气体放电现象而在阴极附近产生的光

(2) 光辉华采

软湿

柔软,湿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木耳菹:取枣、桑、榆、柳树边生,犹软湿者,煮五沸。” 唐 韩愈 《答道士寄树鸡》诗:“软湿青黄状可猜,欲烹还唤木盘迴。”

联翩

鸟飞翔时的一种姿态。比喻断续而迅疾

一夜春风,细雨联翩

踏花

亦作“蹋花”。1.踏青,游春。 五代 谭用之 《寄阎记室》诗:“鼇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宋 刘过 《祝英台近·同妓游帅司东园》词:“晚来约住青驄,蹋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 明 汤显祖 《送牛光山暂归泾阳》诗:“献岁客残同署晓,兼春人忆踏花时。” 唐弢 《创作漫谈·不做落第秀才》:“有一次,出的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踏花’只是游春的意思,这一点容易画……惟有‘香’是抽象的东西,很难从画面上表现。”

(2).佛经故事:昔有 南窟仙人 ,见鹿产一女,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惟脚似鹿,是为鹿女。一日,因洞中火熄,命鹿女往 北窟仙人 处取火。 北窟仙人 见鹿女行处步迹皆有莲花,因与鹿女言:绕我舍七匝,当与汝火。鹿女如其所言,遂取火而去。参阅《杂识藏经》卷二《鹿女夫人》。后因以“踏花”谓鹿女步行,足迹状如莲花。 唐 王维 《游感化寺》诗:“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

楼头

(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一夕

(1).一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思南 郢 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2).指极短的时间。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木难

宝珠名。又写作“莫难”。《文选·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李善 注引《南越志》:“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 明 夏完淳 《送客游闽》诗:“南海风清藏瑰奇,火齐木难珊瑚枝。”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櫝而列之,皆珠也,则未知其孰为琅玕?孰为木难也?”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火齐、木难、水晶之珍,人犹寳之。”

锦衣

(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锦衣人跨其颈。”

(2).指禁卫军士卒。《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

(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新异政》:“公在 浙 多异政,时锦衣纪纲擅宠,使千户往 浙 辑事,作威受赂, 新 捕治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定生 大为锦衣 冯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听説要拿廵按 黄澍 、督抚 袁继咸 、大锦衣 张薇 。”

貂襜

(1).貂皮制成的短衣。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

(2).借指贵臣。

青眉

用青黛画的眉。 唐 司空曙 《拟百劳歌》:“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 宋 郭应祥 《采桑子·老人生日》词:“禄鬢青眉,子又生孙孙又儿。”参见“ 黛眉 ”。

玉颊

(1).美丽的脸颊。多指女子的容颜。 唐 戴叔伦 《早春曲》诗:“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鸞镜中影。” 金 刘迎 《张萱戏婴图》诗:“犀颅玉颊寧馨子,雾鬢云鬟窈窕娘。”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雪儿玉颊善歌舞,当筵一曲飘红裾。”

(2).比喻美丽的白花。 宋 王安中 《蝶恋花·迎春花口号》词:“年年节物欲争新,玉颊朱颜一笑频,勾引东风到池馆,春前花发自迎春。” 金 元好问 《梨花海棠》诗之一:“春工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飞鸿

(1).指画有鸿雁的旗。《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孔颖达 疏:“鸿,鸿鴈也。鴈飞有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鸿於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

(2).虫名。《逸周书·度邑》:“ 发 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过野。”

(3).飞行着的鸿雁。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4).指音信。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餘年,事如梦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无端天外飞鸿到,传得家庭噩耗来。”

素书

(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唐 杜甫 《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怎不仗青鸞传素书,打叠下屠龙计,想鶯儔自可期。” 清 吴伟业 《鲞鹤》诗:“ 丁令 师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

(2).兵书名。旧题 汉 黄石公 撰, 宋 张商英 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 老子 之说为注释。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或疑为 张商英 所伪托。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世多指兵书《三略》为 黄石公 所传之书。 宋 张商英 曰:‘非也。 晋 乱,有盗发 子房 塚,于玉枕中获此书六篇,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祕戒,不许妄传,世所谓素书是也。’”

(3).泛指一般道书。 宋 苏轼 《次韵回先生》之一:“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 黄公 觅《素书》。”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底事披《素书》,无暇祀 黄石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素书》是用朱墨写在白绢上的道书。”

(4).书籍。《周书·张轨传》:“ 轨 性清素,临终之日,家无餘财,唯有素书数百卷。” 唐 许浑 《姑熟官舍》诗:“草生官舍似閒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元 汪元亨 《沉醉东风·归田》曲:“怕缠手焚了素书,懒钻头拽倒茅庐。”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容华

好的容貌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离鸾别鹄

见“ 离鸞别凤 ”。

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难得

(1) 很难做到(含珍重意)

难得他这么忙还惦记着我们

(2) 少有;不经常;不易得到

这是难得的大雪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