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翠云山房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题翠云山房原文

翠云山房山寺侧,满山松柏翠云色。

往岁回銮不复驻,斯奉慈宁应憩息。

陈椒奠桂别珠丘,又将隔年心恻恻。

春云布宇傍午浓,满望东郊雨盈尺。

云之翠也假藉名,傥然来去初无迹。

云之春兮乃艰逢,才飞雪花散无力。

致予缱绻实在兹,山房閒适岂易得。

诗词问答

问:题翠云山房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翠云山房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八

参考注释

翠云

(1).碧云。 汉 冯衍 《显志赋》:“駟素虯而驰骋兮,乘翠云而相佯。” 宋 曹勋 《绿头鸭》词:“喜雨薰泛景,翠云低柳。”

(2).形容妇女头发乌黑浓密。 南唐 李煜 《菩萨蛮》词:“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宋 柳永 《洞仙歌》:“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

房山

县名,汉时为良乡县属剢郡,金改为万宁县,元改为房山县属剢州,1958年由河北省划入北京市。县城西的周口店是“北京人”、“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

松柏

(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往岁

往年

往岁多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回銮

君王出巡后还宫

憩息

休息

椒奠

洒椒酒于地以祭。 南朝 梁简文帝 《祠伍员庙》诗:“行潦承椒奠,按歌杂凤笙。”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泰伯庙》:“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溼中堂。”《宋史·乐志七》:“光流桂俎,祥衍椒奠。”

珠丘

传说中的古迹。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 舜 葬 苍梧 之野,有鸟如雀……时来 苍梧 之野,衔青砂珠,积成垄阜,名曰‘珠丘’。” 清 黄景仁 《黄陵庙》诗:“目断 珠丘 杳,魂归 澧浦 阴。”

恻恻

(1).悲痛;凄凉。 汉 扬雄 《太玄·翕》:“翕缴惻惻。” 范望 注:“鸟而失志,故高飞,飞而遇缴,欲去不得,故惻惻也。惻,痛也。” 晋 欧阳建 《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惻惻中心酸。”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惻惻。”《花月痕》第四八回:“顾影自怜风惻惻,回头应惜步珊珊。”

(2).寒冷貌。 宋 周邦彦 《渔家傲》词:“几日轻阴寒惻惻,东风急处花成积。” 元 赵孟頫 《绝句》:“春寒惻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3).恳切。《后汉书·张酺传》:“ 张酺 前入侍讲,屡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诚心,可谓有 史鱼 之风矣。” 李贤 注:“惻惻,恳切也。”

春云

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元 徐再思 《梧叶儿·春思》曲:“鸦鬢春云嚲,象梳秋月敧,鸞镜晓粧迟。”《花月痕》第七回:“春云低掠两鸦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傍午

意同“傍晌”。接近中午时会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鲁迅《孔乙己》

满望

(1).犹满意;满足所望。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郭提刑妾》:“姬大喜满望,信为诚説。穷日夜望之,眠食尽废,遂绵绵得疾不能兴。”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至如召募之军,多非土著,不缘身迫穷窘,谁肯自同罪謫。衣粮既不满望,工作又尽其力,势如鸟徙,亦何足怪!”

(2).十分希望。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闻钱法侍郎 刘君 重庆 好古喜墨,遂托一 山东 人转卖,且藉此墨,满望 刘君 据墨具疏,请将泰昌钱亦铸若干以广行。”

(3).充满视野。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之一:“满望农耕春水足,沿途緑化惠风吹。”

东郊

(1). 西周 时,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 周 灭 商 后,迁 殷 民于此。《书·君陈》:“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汉 班固 《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 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假藉

亦作“ 假耤 ”。凭藉;借助。《墨子·尚贤中》:“此非中实爱我也,假藉而用我也。夫假藉之瓦,将岂能亲其上哉?” 孙诒让 间诂引 毕沅 云:“古无借字,只用藉。假藉即假借。”《北史·隋蔡景王整传》:“世间贫家兄弟多相爱,由相假藉;达官兄弟多相憎,争名利故也。” 唐 白居易 《六十拜河南尹》诗:“幸遇芳菲日,犹当强健时,万金何假藉,一盏莫推辞。”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汉书·朱博传赞》曰:‘又见 孝成 之世,委任大臣,假耤用权。’ 颜师古 曰:‘假音休假。耤音以物借人之借。’又《汉书音义》曰:‘…… 晋灼 曰:若作借字,则无烦云以物借人之借,为作耤字,所以有音。’此论极当。”按,今本《汉书》作“借”。

傥然

(1).怅然自失貌。《庄子·田子方》:“ 子方 出, 文侯 儻然终日不言。” 成玄英 疏:“儻然,自失之貌。闻谈 顺子 之德,儻然靡据,自然失所谓,故终日不言。”

(2).漠然,无思虑貌。《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儻然不受。” 成玄英 疏:“儻是无心之貌。”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庆会;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儻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

(3).恍忽貌。 明 张煌言 《赠陈文生侍郎返命闽峤》诗之一:“倡予还和汝,天梦儻然醒。” 清 吴伟业 《柳敬亭传》:“於是听者儻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

(4).倘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老旦﹞相公休焦,儻然招得好女婿,与儿子一般。”《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如若有本钱的,他拼这账生意扯直,也还不在心上;儻然是箇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絶了咽喉之气。”

偶然;侥幸。 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伏念某蕞尔之材,儻然而仕,进有官谤,未尝不忧;退无私田,可以自处。”

来去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无迹

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雪花

空中飘落的雪,多呈六角形,象花

无力

(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缱绻

(1) 牢结;不离散

缱,缱绻,不相离也。——《说文新附》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诗·大雅》

(2) 情意深厚

少尽缱绻。——唐· 李朝威《柳毅传》

以后对饮对唱, * 缱绻。——《红楼梦》

实在

(1) 确实地,毫无疑问地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

(2) 实际上;其实

他说明白了,实在并没有空明白

(3) 干得好,扎实;地道

工作做得很实在

(4) 诚实

为人实在

(5) 真实;不虚假

实在的本领

你这个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山地回忆》

山房

(1).山中的房舍。《新唐书·李德裕传》:“又按属州非经祠者,毁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无所廋蔽。”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又送郑伯昌》词:“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

(2).山中的寺宇。 唐 温庭筠 《宿白盖峰寺》诗:“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宋 苏轼 《宿临安净土寺》诗:“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3).山中的书室。《宋史·李常传》:“少读书 庐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 李氏山房 。” 清 陈衍 《元诗纪事·李孟》:“君辞归,筑山房,摘 李公 诗语为扁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