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看牡丹呈彭仲庄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晓看牡丹呈彭仲庄原文

牡丹新植旧来无,早起看花花更苏。
晴翠满空天政晓,暖红烝雾汗成珠。
绝怜嫩日偏催老,犹喜轻寒为给扶。
来岁一株应百朵,只今紫筝绕根须。

诗词问答

问:晓看牡丹呈彭仲庄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晓看牡丹呈彭仲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杨万里晓看牡丹呈彭仲庄书法欣赏

杨万里晓看牡丹呈彭仲庄书法作品欣赏
晓看牡丹呈彭仲庄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牡丹

(1) 芍药属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杂交品种,因花美丽而被广泛栽培,花单瓣或重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又如:《牡丹亭》。内容写一个宦家的女儿杜丽娘,梦见书生柳梦梅同她发生恋爱,从此害相思病而死,后来又还魂同柳梦梅结为夫妻的故事。明代传奇作品,是汤显祖之代表作

旧来

从前;向来。《北史·齐永安王浚传》:“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阼已后,识解顿进。” 唐 张敬忠 《边词》:“ 五原 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掛丝。” 宋 杨万里 《试毗陵周寿墨池样笔》诗:“旧来鸡距説 宣城 ,近来墨池説 毗陵 。”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早起

〈方〉∶早上

等了一早起,都还没吃饭呢

花花

(1).好看;漂亮。 宋 江万里 《宣政杂录·词谶》:“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高公 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簫鼓吹,迎接两位新人。”《当代》1981年第2期:“我们道边地头没活计,更没闲工夫去摆花花架子。”

(2).形容热闹、繁华。《捻军歌谣·穷爷们结成捻》:“交了好运发了财,花花大戏唱几臺。” 夏衍 《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 上海 是一个花花城市,要教育他们‘不准调戏妇女’。”

(3).指歌舞妓。 元 张可久 《小桃红·夜宴》曲:“曲曲阑干锦屏面,小壶天,花花按舞《六么》遍。”

(4).指小孩。 沙汀 《在祠堂里》:“那丈母娘忽然放声哭起来了:‘我就是这一个女花花呵!’”

(5).象声词。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 婉小姐 ﹞拿起那一壶浓郁的红茶来,花花地斟了一杯。”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前边有‘水溜’,花花的流去。”

(6).方言。犹新鲜,新奇。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十五章五:“这一冬一春;咱 铁岭 可出了不少花花事儿啊!”

(7).方言。指会出点子。 谭亿 《麦收之前》:“都像你心眼那样花花可得啦。”

更苏

复苏;复原。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长干塔》:“其后, 西河 离石县 有 胡 人 刘萨何 遇疾暴亡,而心下犹暖,不敢便殯,经七日更苏。” 清 黄燮清 《灾民叹》诗:“民瘠难更苏,尔肥岂能独?”

晴翠

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唐 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唐 温庭筠 《太液池歌》:“叠澜不定照天井,倒影荡摇晴翠长。”

天政

谓自然的制约犹如政令、律令。也指天的职能。《荀子·天论》:“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杨倞 注:“天政,言如赏罚之政令。”《大戴礼记·少閒》:“天政曰正。”参见“ 地政 ”。

嫩日

(1).不强烈的阳光。 宋 陆游 《出游》诗:“未须着句悲摇落,嫩日和风不似秋。”

(2).指初出的太阳。《剪灯馀话·秋千会记》:“嫩日舒晴,韶光艳,碧天新霽。”

轻寒

微寒。 南朝 梁简文帝 《与萧临川书》:“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 明 刘基 《春晓》诗:“踈雨随风过,轻寒薄暮归。”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薄酒成孤坐,轻寒悵远离。”

给扶

给予扶侍之人。古时君主赐给大臣的一种礼遇。《南齐书·始安贞王遥光传》:“帝崩,遗詔加 遥光 侍中、中书令,给扶。”《陈书·袁宪传》:“ 宪 於是表请解职, 后主 不许,给扶二人。”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给扶侠侍之分》:“常见 岑文本 画古帝王像,一帝之侧,必有二人拥侍而立者,亦復冕而貂蝉,但止三旒,非若天子之九旒,不解其制。 朱万同 曰:‘此 魏 、 晋 、 六朝 所谓给扶是也, 宋 犹行之,故《陈康伯传》许肩舆至殿门,仍给扶。’”

来岁

来年。《周礼·春官·肆师》:“社之日,涖卜来岁之稼。” 郑玄 注:“社祭土为取财焉,卜者问后岁稼所宜。” 晋 陶潜 《酬刘柴桑》诗:“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印卖状元赋》:“梦神授以《来岁状元赋》。”

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根须

犹须根。亦泛指植物的根。《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七日斋毕,华更鲜红,视甖中稍有根鬚,当世称其孝感。” 清 谭嗣同 《以太说》:“而微生物、微植物,又莫不各有筋骨、肠胃、枝叶、根鬚。” 闻一多 《也许--葬歌》:“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