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南伯韵

作者: 郭印朝代: 宋代

再用南伯韵原文

纷纷愚痴儿,开眼却如睡。
况於世法中,而能了出世。
接舆本非狂,阮籍未为醉。
知命百无忧,馀生任废置。

诗词问答

问:再用南伯韵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问:再用南伯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名句大全

郭印再用南伯韵书法欣赏

郭印再用南伯韵书法作品欣赏
再用南伯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痴儿

(1).俗言庸夫俗子。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 东西倚晚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

(2).天真无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唐 杜甫 《百忧集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宋 陆游 《对食》诗:“痴儿自堕闍黎计,欢喜闻鐘已过斋。”《红楼梦》第五回:“ 警幻 见 寳玉 甚无趣味,因嘆:‘痴儿竟尚未悟。’”

开眼

看到新奇或美好的、珍贵的事物,增长见闻

这样的好风景,来一趟真开眼

世法

(1).代代效法。《国语·齐语六》:“昔吾先王 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 武 远绩以成名。” 汉 徐干 《中论·贵验》:“皆书名前策,著形列图,或为世法,或为世戒,可不慎之!”

(2).世人的典笵,社会沿用的习惯常规。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居则为人师,用则为世法。” 宋 黄庭坚 《书赠俞清老》:“﹝ 米芾 ﹞冠带衣襦,多不用世法。”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讲义理,别白是非,则须学术;酬酢事机,区分利害,必用世法。”

(3).指人事上的交际应酬。 宋 戴复古 《有感》诗:“老子生来世法疎,白头思欲把犂鉏。”

(4).对出世法而言,佛教把世间一切生灭无常的事物都叫作世法。《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佛观世法如光影。”《西湖佳话·南屏醉迹》:“况真不真,假不假,世法难看。”

出世

(1) 人的出生

偶有真正伟大的诗人出世

(2) 问世;产生

《何典》的出世,至少也该有四十七年了。——鲁迅《〈何典〉题记》

(3) 超脱人世束缚。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

出世思想

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全祖望《梅花岭记》

(4) 高出人世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毛 * 《念奴娇·昆仑》

接舆

春秋 楚 隐士,佯狂不仕。亦以代指隐士。《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 邢昺 疏:“ 接舆 , 楚 人,姓 陆 名 通 ,字 接舆 也。 昭王 时,政令无常,乃被髮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是以 箕子 佯狂, 接舆 避世。”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渡头餘落日,墟里上孤烟。復值 接舆 醉,狂歌 五柳 前。”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下:“﹝ 陆羽 ﹞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徊不得意,或慟哭而归,故时谓之‘今接舆’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下》:“道与 尧 舜 俱智,与 接舆 俱狂,与 桀 紂 俱灭,与 汤 武 俱昌。”

知命

(1)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来用“知命”指五十岁

年逾知命

(2) 认识天命或命运

乐天知命

无忧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 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 。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唐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 宋 朱熹 《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2).佛教语。参见“ 无忧王 ”、“ 无忧树 ”。

废置

废弃搁置

一口废置不用的水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