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八首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偈颂七十八首原文

云无心而自闲,天无际而能宽。
道无像而普应,神无虑而常安。
随之也不见去迹,迎之也不见来端。
一藏教只成赞叹,三世佛止可傍观。
烛晓堂虚,织妇转机梭路细。
水明夜静,渔老拥蓑船月寒。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七十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偈颂七十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名句大全

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书法欣赏

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七十八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自闲

(1).亦作“ 自閒 ”。悠闲自得。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宋 苏辙 《南斋竹三绝》之一:“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明 高攀龙 《夏日闲居》诗:“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2).谓自设防范。《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致位显处,以直自闲,夫尝苟辞气悦人。” 郭沫若 《<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在故事里却丝毫嗅不出这样的气息,足见得他们很能以礼自闲,我在剧中也就写成了这样。”

见“ 自闲 ”。

无际

无边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无像

见“ 无象 ”。

无虑

(1) 不计虑,指大约,大概

无虑百十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无虑五六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无虑十来人

(2) 无所顾忌,没有挂念

无忧无虑

(3) 不用考虑,不值得重视

无虑甲兵十万,老夫自有破敌妙计

常安

长久安定;经常安宁。《荀子·荣辱》:“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 汉 贾谊 《新书·胎教》:“故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 唐 白居易 《咏怀》:“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见来

犹真的,真个。 唐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诗:“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宋 欧阳修 《阮郎归》词之五:“见来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飞。”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你见 关大王 卖荳腐来?[众:]见来人硬货不硬哩!”《说郛》卷八十引 聂奉先 《续本事诗·市语》:“今时市语答人真实事,则称见来。此语盖已久矣, 坡 赠 黄山人 诗云:‘面颊照人元自白,眉毛覆眼见来乌。’以此。”

一藏

(1).梵语“藏”有包蕴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明照安禅师》:“僧问一藏圆光,如何是体?”

(2).指一部藏经。《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遂著《禪源诸詮》,写録诸家所述詮表,禪门根源道理,文字偈句,集为一藏。”《水浒传》第九十回:“长老道:‘众亦难消。与汝置经一藏,消灭罪恶,早登善果。’”《西游记》第八回:“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説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赞叹

称赞;叹赏

赞叹不已

三世佛

佛教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有千佛出世。过去佛为 迦叶 诸佛,现在佛为 释迦牟尼 佛,未来佛为 弥勒 诸佛。《法华经·方便品》:“三世诸佛,説之仪式。”《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亲见无边三世佛,故号 维摩 长者身。”《天雨花》第五回:“﹝ 刘天叙 ﹞自言是 灵山 三世佛降生。”

傍观

(1).在近旁观看。《史记·滑稽列传》:“凡投三弟子。 西门豹 曰:‘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復投三老 河 中。 西门豹 簪笔磬折,嚮 河 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

(2).指局外人从旁观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昔 刘文饶 不忍,駡奴为畜产。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有指名为豚犊者。有识傍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銓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

织妇

(1).指从事纺织劳动的妇女。《后汉书·庞参传》:“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 庞参 ,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羣邪之閒,自处中伤之地。’”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宋 戴复古 《织妇叹》:“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指织女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 黄节 注:“西北织妇,盖喻织女星也……是西北者,织女所在之方也。”

机梭

即机杼。指织机。 唐 白居易 《朱陈村》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紜紜。”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虚声了无实,夜虫鸣机梭。”参见“ 机杼 ”。

明夜

(1).白天和黑夜。《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晋王 遣 李嗣恩 不分明夜,奔入 晋阳 城治兵备御。”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不分明夜。”

(2).夜犹未明,后半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越越的哭得灯儿灭,惭愧哑、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风半窗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