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源阁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题文源阁原文

高阁文源例有诗,窗明几净晓春时。

富如渊海惟宗正,昭若曰星在去私。

一再校雠谓鲜舛,几番披帙尚多疑。

譬尘扫尽明仍扫,学行须知亦似兹。

诗词问答

问:题文源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文源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文源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

2. 上声

参考注释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窗明几净

形容房间明亮,陈设整洁

渊海

深渊和大海,比喻幽深而又广阔

宗正

(1).官名。掌管王室亲族的事务。 汉 魏 以后,皆由皇族担任。《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 秦 官,掌亲属。”《国语·鲁语下》“宗室之谋不过宗人” 三国 吴 韦昭 注:“ 昭 谓此宗人则正宗臣也。亦用同姓,若 汉 宗正用诸 刘 矣。”《旧唐书·杜伏威传》:“ 太宗 之围 王世充 ,遣使招之, 伏威 请降, 高祖 遣使就拜 东南道 行臺尚书令、 江 淮 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 吴王 ,赐姓 李氏 ,预宗正属籍。”参见“ 宗人府 ”。

(2).尊崇,宗仰。《魏书·逸士传·李谧》:“ 郑康成 汉 末之通儒,后学所宗正。”

(3).表率,楷范。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圣人,道德之宗正,仁义礼乐之宰摄,世固不获见之矣。”

(4).复姓。 唐 有殿中少监 宗正辩 。见《通志·氏族四》。

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校雠

亦作“校仇”。 1.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汉 刘向 《<管子>序》:“所校讎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 唐 韩愈 《送郑十校理序》:“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 集贤殿 ,别置校讎官,曰学士,曰校理。”《宋史·职官志四》:“﹝ 元祐 三年﹞十二月,詔礼部,本省长贰定校讐之课,月终具奏。” 清 吴翊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诗之二:“锦堂恩詔许归休,妙选宾僚佐校讐。”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解故上》:“自 隋 以降,书府失其守,校讎之事,职诸世儒。”

(2).比试;比较。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潘烂头》:“或谓 潘 曰:‘汝素以术自衒,今天师至矣,敢与之校讎乎?’”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事物不相校讎,輒昧善恶。”

披帙

打开卷帙。 唐 薛元超 《谏皇太子笺》:“机务之餘,游心坟籍……披帙横经,克勤无怠。”

多疑

疑心太重,好怀疑

性格多疑的人

学行

学问品行。《后汉书·儒林传下·锺兴》:“ 恭 ( 丁恭 )荐 兴 学行高明, 光武 召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陈书·姚察传》:“闻 姚察 学行,当今无比。”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曾大父讳 重桂 ,乡贡进士,有学行,学者尊之曰 介轩先生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政总裁先后甄拔得人》:“ 诸城 竇东皋 先生 光鼐 ,学行深纯。”

须知

必须知道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