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诗

作者: 杨亿朝代: 宋代

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诗原文

民在华胥正乐康,高秋实雁指衡陽。
蒹葭渐见凝清露,鶗鴂先惊歇众芳。
节值登高真胜会,年逢大有是殊祥。
宸心悦豫流新唱,星汉垂文示八方。

诗词问答

问: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诗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华胥

(1).人名。传说是 伏羲氏 的母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逕 雷泽 北,其泽藪在 大成阳县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华胥 履大跡处也。” 唐 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 太皥 庖牺氏 ……母曰 华胥 ,履大人迹於 雷泽 ,而生 庖牺 於 成纪 。” 庖牺 ,即 伏羲 。

(2).《列子·黄帝》:“﹝ 黄帝 ﹞昼寝,而梦游於 华胥氏 之国。 华胥氏 之国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黄帝 既寤,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或作梦境的代称。 宋 王安石 《书定林院窗》诗之一:“竹鷄呼我出 华胥 ,起灭篝灯拥燎炉。” 清 黄遵宪 《寄怀左子兴领事》诗:“十载勋名辅英簜,一家安乐寄 华胥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处都是愁城?何处是 华胥 国境?几次想,仰我三尺长剑,令我魂儿飞升!”

正乐

(1).谓厘正乐音。《史记·乐书序》:“自 仲尼 不能与 齐 优遂容於 鲁 ,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刺时,犹莫之化。”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夫正乐者,所以屏淫声也。故乐废则淫声作。” 清 范家相 《诗瀋·正乐正诗》:“正乐之条目最多:有正其僭者,如宫县不应用於诸侯舞佾歌雍是也;有正有司之失传者,如大武之声謡及商是也;也有正其节奏之紊者,如翕纯皦绎之条理是也。”

(2).谓雅正的音乐。 唐 崔日用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咸英调正乐,香梵徧秋空。”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升歌笙间合乐》:“燕居之清庙,升歌之正乐也。”

高秋

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蒹葭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清露

(1).洁净的露水。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郭沫若 《登临》诗:“庙中的铜马,还带着夜来的清露。”

(2).方言。雨的别称。 明 杨慎 《俗言·俗语反说》:“ 贵竹 名雨曰清露。”

鶗鴂

亦作“ 鶗鴃 ”。即杜鹃鸟。《文选·张衡<思玄赋>》:“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 李善 注:“《临海异物志》曰:鶗‘鴂,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等》:“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鶗鴃惊秋不住啼, 章臺 回首柳萋萋。” 清 秋瑾 《满江红·鹃》词:“鶗鴃声哀,恨此际芳菲都歇。”

众芳

(1).草木的香气。《文选·宋玉<风赋>》:“迴穴衝陵,萧条众芳。” 刘良 注:“萧条然散众芳之气也。”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木散百华,草列众芳。”

(2).百花。 唐 杜甫 《叹庭前甘菊花》诗:“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擷细琐升中堂。”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清 钱澄之 《梅花》诗:“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3).比喻各种贤能的人。《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王逸 注:“众芳,喻羣贤。”《楚辞·离骚》:“虽萎絶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4).比喻一般的人。《文选·宋玉<九辩>》:“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於众芳。” 吕向 注:“乃无异於众人之心。”

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真胜

天然美景;胜境。 明 王慎中 《游 * 山》诗:“云出本无心,择栖多奇瓛。繄予慕真胜,涉趣不知远。”

大有

(1) 许多

大有作为

(2) 大丰收

大有之秋

殊祥

不同寻常的祥瑞。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渊角殊祥,山庭异表。” 唐 柳宗元 《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等表》:“二气交泰,万国同和,动植思协於殊祥,遐尔毕陈其嘉应。”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休气充塞,殊祥辐凑。”

宸心

帝王的心意。 唐 李峤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诗:“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 唐 王建 《上裴度舍人》诗:“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

悦豫

亦作“悦悆”。喜悦,愉快。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宋 秦观 《代程给事乞祝圣寿表》:“於是郡之衣冠緇素无不悦豫鼓舞。” 清 唐甄 《潜书·善游》:“山川之色,更益美观;流览之怀,更为悦豫;岂非天下之至乐哉!”

新唱

新写的诗词曲作品。 唐 陆龟蒙 《记事》诗:“ 吴兴 郑太守 ,文律颇清壮,凤尾与鲸牙,纷纷落新唱。” 宋 蔡襄 《寒食梨花小饮》诗:“傍花行酒发新唱,每座例举黄金瓢。”

星汉

(1).天河;银河。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灰色的短夜,星汉徐移。”

(2).形容璀灿,有文采。 清 查慎行 《送陈乾斋予假省亲》诗之二:“星汉文章 唐 许国 ,臚云名第 宋 安阳 。”

垂文

(1).留下文章。《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王逸 注:“将垂典雅之文,扬美藻之采,以遗将来贤君,使知己志也。”

(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思 衞 鼎之垂文,想 晋 钟之遗则。” 吕延济 注:“ 衞 大夫 孔悝 有大功,铭之於鼎。垂文则铭之字也。” 宋 叶适 《除华文阁侍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谢皇太子笺》:“ 涇 舟咏雅,犹存飞跃之餘; 舜 阁垂文,復纪賡歌之盛。”

(3).焕发文采。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

(4).谓饰以文采。《文选·嵇康<琴赋>》:“华绘彫琢,布藻垂文。” 张铣 注:“皆谓文采饰也。”

八方

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