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作者: 释师范朝代: 宋代

偈颂七十六首原文

这个老冻侬,猛利如虎狼。
威凛万壑风,眼摇百步光。
我昔编其须,脱命於毫芒。
至今数十载,毒恨不可忘。
此世后世永永不愿见,临风誓此一炉香。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七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师范
问:偈颂七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师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师范名句大全

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书法欣赏

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七十六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这个

(1) 目前的、附近的或心中想到的或刚才提到的人、物或想法

坐在我旁边的这个人是出价最高的人

(2) 已经或正在谈及、暗示或举例说明的人或事物

这个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利如

桔梗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虎狼

比喻穷凶极恶的人

步光

古宝剑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因 越 贱臣 种 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步光之剑,华藻繁縟,饰以文犀,彫以翠緑。”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怀帝炽 以 永嘉 元年造一剑,长五尺,铭曰‘步光’。” 宋 苏轼 《景纯复以二篇仍次其韵》:“屡把鈆刀齿步光,更遭华袞照厖凉。”

脱命

谓脱逃得命。 宋 梅尧臣 《斗饮鹑》诗:“脱命秋隼下,鸣鬭自为勇。”《西游记》第二七回:“却説那妖精,脱命升空。”

毫芒

(1).毫毛的细尖。《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离朱 覿毫芒於百步。” 唐 裴铏 《传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 宋 司马光 《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天长不息兮,地大无疆;人寓其中兮,细於毫芒。”

(2).比喻极细微。 汉 班固 《答宾戏》:“独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宋 苏轼 《孙武论下》:“举百倍之势,而立毫芒之功。”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这才可以剖析毫芒地渐渐渐渐地认出‘自己’的真面目呀。”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毒恨

痛恨;憎恨。《史记·日者列传》:“ 贾谊 为 梁怀王 傅,王堕马薨, 谊 不食,毒恨而死。” 三国 魏 曹操 《请追增郭嘉封邑表》:“上为陛下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众烦攻其膏肓,人鬼齐其毒恨。” 臧克家 《运河》诗:“毒恨的眼泪,两地的哀号,终于掀起了万里波涛。”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后世

(1)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君。——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旷后世而不闻。

后世且行之。——清· 刘开《问说》

为了后世的利益

(3) 后代

后世子孙

永永

谓长远;长久。《大戴礼记·公符》:“陛下永永,与天无极。” 唐 李翱 《于湖州别女足娘墓文》:“鬼神有知,汝骨安全,永永终古,无有后艰。”《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你家万代香烟是永永不断了。”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山大学开学致语》:“这精神则如日光,永永放射,无远弗到。”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炉香

(1).熏炉里的香气。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2).香炉里的香。 唐 马戴 《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 * 。” 南唐 李璟 《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