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祠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屈原祠原文

楚江南望见脩门,灵鼓声沈蕙捲樽。
五日长蛟虚望祭,九关彫虎枉招魂。
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
贾谊扬生成感后,沈沙投阁两衔冤。

诗词问答

问:屈原祠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屈原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望见

(1).犹谒见。《战国策·赵策四》:“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2).从高处、远处看到。《左传·定公三年》:“ 邾子 在门臺,临廷。閽以缾水沃廷。 邾子 望见之,怒。”《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 赵 军望见而大笑。” 唐 顾况 《临海所居》诗之二:“此去 临溪 不是遥,楼中望见 赤城 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孟沂 ﹞步行回去,偶然一个去处,望见桃花盛开。”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翻过山顶,望见新郎的家了。”

脩门

原指 楚 都 郢 之城门,后常用以指代国都之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脩门些。” 王逸 注:“脩门, 郢 城门也。”一本作“ 修门 ”。 宋 曾巩 《丁元珍挽词》之一:“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谁怜一麾出,终不反脩门。” 宋 张元干 《陇头泉》词:“事大谬,转头流落,徒走出脩门。”

灵鼓

六面鼓。《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 郑玄 注:“灵鼓,六面鼓也。” 汉 张衡 《东都赋》:“撞洪鐘,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礚隐訇。” 隋 卢思道 《驾出圜丘》诗:“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 宋 苏轼 《渚宫》诗:“ 楚王 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五日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

望祭

(1).遥望而祭。《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孔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羣神谓丘陵坟衍,古之圣贤者皆祭之。” 汉 王充 《论衡·吉验》:“ 楚共王 有五子: 子招 、 子圉 、 子干 、 子晳 、 弃疾 。五人皆有宠, 共王 无适立,乃望祭山川,请神决之。”《旧唐书·张柬之传》:“今减耗国储,费用日广,而使陛下之赤子身膏野草,骸骨不归,老母幼子,哀号望祭於千里之外。”《宋史·礼志二六》:“﹝ 绍兴 ﹞三年正月,礼部、大常寺言:‘春秋二仲,荐献诸陵,乞于行在 法惠寺 设位,望祭行礼。’从之。”《清史稿·高宗纪一》:“遣官望祭 长白山 、 北镇 医巫閭山 及 辽太祖陵 。”

(2).特称祭山川。《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 泰山 、 河 、海。”

九关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王夫之 通释:“九关,九天之关。”《隋书·音乐志中》:“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闻天有九关,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设险,以安万国也。”

(2).指宫阙,朝廷。 宋 陆游 《言怀》诗:“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叩九关以竭诚兮,及离思之未远。”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清 李鸿章 《复英西林》:“敝部仅发九关,现仍万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筹否?”

彫虎

即虎。以身有斑纹,似雕画而成,故称。 汉 张衡 《思玄赋》:“执彫虎而试象兮,阽 焦原 而跟趾。”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 焦原 未言苦。”

招魂

迷信的人指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给死亡的事物复活造声势

兰苕

兰花。《文选·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李善 注:“兰苕,兰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金 元好问 《望云谣》:“登山採兰苕,兰苕霜早凋。”

寒露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枫叶

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嵐气阴。”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明 徐霖 《绣襦记·共宿邮亭》:“山远天高烟水寒,两岸楼臺枫叶丹。” 杨朔 《香山红叶》:“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生成

(1) 产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2) 生来就如此

他生成讨人喜欢

(3) 抚养

父母生成大恩

投阁

汉 扬雄 校书 天禄阁 时, 刘棻 曾向 雄 问古文奇字。后 棻 被 王莽 治罪,株连 扬雄 。当狱吏往捕时, 雄 恐不能自免,即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后有诏勿问,但京师纷纷传语:“惟寂寞,自投阁。”见《汉书·扬雄传赞》。按 扬雄 作《解嘲》,有“惟寂惟寞,守德之宅”语,故云。后用为文士不甘寂寞而遭祸殃之典。 唐 李白 《古风》之八:“投阁良可嘆,但为此辈嗤。” 宋 陈师道 《秋怀》诗:“识字即投阁,贵者须食肉。” 柳亚子 《再题圭塘倡和集》诗:“饮酖共笑 荀文若 ,投阁谁怜 扬子云 ?”

衔冤

指无辜受罪。即“含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