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舟亭为沈子和氏赋松雪翁所书扁

作者: 虞堪朝代: 元代

原文

东老作亭东海头,开窗盘礴坐如舟。

花飞酒幔云高捲,竹映书签水乱流。

留客可看清剡雪,学仙应过洞庭秋。

只从占得鸥波渌,却笑王孙赋远游。

诗词问答

问:《如舟亭为沈子和氏赋松雪翁所书扁》的作者是谁?答:虞堪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虞堪的名句有哪些?答:虞堪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参考注释

东老

指 宋 沉思 。 思 隐于 浙江省 东林山 ,自号“东老”。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 熙寧 中,有道人过 沉东老 饮酒,用石榴皮写絶句於壁,自称 回山人 ……赋云:‘西邻已富忧不足, 东老 虽贫乐有餘。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七年, 坡 过 晋陵 ,见 东老 之子,能道其事。时 东老 已殁三年矣。 坡 为和其诗。” 坡 , 苏轼 。按, 苏轼 和诗题云:“ 东老 , 沉 氏之老自谓也, 湖 人因以名之。”

东海

(1) 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

(2) 泛指东方的大海

盘礴

亦作“ 盘薄 ”。 1.广大,雄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珉玉旁唐” 颜师古 注引 晋 郭璞 曰:“旁唐言盘礴。” 唐 杨炯 《西陵峡》诗:“絶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 荆 之门,滔滔南国纪。” 宋 文天祥 《建康》诗:“ 金陵 古会府,南渡旧陪京,山势犹盘礴, 江 流已变更。”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戴思颜》:“有诗名,气宇盘礴,每有过人。” 明 李东阳 《宿刘谏议祠用前韵》:“江山盘礴堪舆气,精爽分明梦觉时。”

(2).奋发貌。 宋 秦观 《曾子固哀词》:“辰来迟而去速兮,固前俢以跋疐,方盘礴而上征兮,遽相羊而补外。”

(3).盘屈牢固貌。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颂·豫章》:“下贯金壤,上笼赤霄,盘薄广结,捎瑟曾乔。”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四:“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礴。”

(4).延伸;逶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二重层迭於邨后,盖北自 观音山 盘礴而尽於此。”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诗:“东临 真定 北 云中 ,盘薄 幽 并 一气通。”

(5).徘徊;逗留。 宋 林逋 《秋日含山道中回寄历阳希然山人》诗:“林落人家总入诗,下驴盘薄立多时。” 金 王若虚 《林下四友赞》:“盘礴兮岩阿,容与兮烟萝,籍丰草兮偃卧,愬长风兮浩歌。”

(6).《庄子·田子方》:“ 宋元君 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般礴”本谓箕坐,后作“盘礴”,指恣意作画。《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引 宋 黄庭坚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诗:“明窗盘礴万物表,写出人间真乘黄。” 明 李东阳 《题计汝和墨菊》诗:“偶将盘礴累高情,画苑人人识姓名。” 清 钱谦益 《题宋徽宗杏村图》诗:“至尊盘礴自游艺,宛是前身画师製。”

(7).箕踞。伸开两腿坐。 宋 苏轼 《和<饮酒>》序:“在 扬州 时,饮酒过午輒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餘。” 元 成廷珪 《夏日过万蓬庵》诗:“爱汝东庵暑气薄,解衣盘礴坐莓苔。” 清 方苞 《送王篛林南归序》:“余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 篛林 推户而入矣。至则解衣盘薄,諮经諏史,旁若无人。”

(8).引申为不拘形迹,旷放自适。 宋 陆游 《与李运使启》:“至於盘礴游戏之翰墨,嬉笑怒駡之文章,过 黄初 而有餘,嗟 正始 之復见。” 明 莫是龙 《笔麈》:“不知此生,身心俱旷,饮啄自适,放恣形骸之外,盘礴溪山之间,俯仰无累於情,起居咸顺其欲。”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早起,雪覆身上如堆絮,道人拂袖而起,额上汗犹津津然;或投身海中,盘薄游泳,如弄潮儿。”

(9).指大石。《旧唐书·张廷珪传》:“况此营建,事殷木工,或开发盘礴,峻筑基阶,或塞穴洞,通转採斫,辗压虫蚁,动盈巨亿。”

槃礴:1.箕踞而坐。《庄子·田子方》:“ 宋元君 将画图……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成玄英 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无惧惮。” 宋 王安石 《虎图》诗:“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

(2).引申为傲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项斯》:“槃礴宇宙,戴蓟花冠,披鹤氅,就松阴,枕白石,饮清泉,长吟细酌,凡如此三十餘年。”

(3).亦作“ 槃薄 ”。盘踞地上。《晋书·五行志中》:“ 洛阳宫 西 宜秋里 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后如傴人,槃薄不可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鸡足山》:“往 鸡足山 ,山阴而上,屈盘取路,至西南冈,山峯险阻,崖径槃薄,乃以锡扣,剖之如割,山径既开,逐路而进。”

(4).犹磅礴。高大貌。 晋 郭璞 《江赋》:“ 虎牙 嵥竖以屹崒, 荆门 闕竦而槃礴。”《文选·郭璞<江赋>》作“磐礴”。 李善 注:“广大貌。” 金 元好问 《梁父吟扇头》:“槃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

酒幔

酒店门前所悬的布招子。 唐 窦叔向 《夏夜宿表兄话旧》诗:“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宋 周邦彦 《诉衷情》词:“风翻酒幔,寒凝茶烟,又是何乡?”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蓟门》:“本朝 金幼孜 诗:‘野色苍苍接 蓟门 ,淡烟疏树碧絪緼。过桥酒幔依稀见,附郭人家远近分。’”

书签

(1) 为标志阅读到什么地方而夹在书里的小片儿

用枫叶做的书签

(2) 书皮上标有书名的纸或绢的条儿

乱流

(1).放纵恣行。《楚辞·离骚》:“固乱流其鲜终兮, 浞 又贪夫厥家。”

(2).横渡江河。《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 赵炳 ﹞又尝临水求渡,船人不和之, 炳 乃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 宋 苏辙 《武昌九曲亭记》:“乘渔舟,乱流而南。” 明 唐寅 《游金山》诗:“孤屿崚嶒插水心,乱流擕酒赋登临。”

(3).水流不循常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油水 又东曲,岸北有一土穴径尺,泉流 * ,沿波三丈入於 油水 ,乱流南屈,又东北注於 淮 。” 唐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4).纷乱的水波。 唐 韦应物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诗:“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那一轮红日尚未衔山,一片斜阳照得水面上乱流明灭。”

留客

(1).使人留连忘返。《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言美女工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众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史记·滑稽列传》:“ 豹 曰:‘廷掾起矣。状 河伯 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陈遵投辖》:“ 陈遵 閒尝因醉中留客不住,遂取客车辖投井中,史家记此一事,以见 遵 平时好留客如此。” 元 倪瓒 《送张天民》诗:“湖鱼入饌常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看清

(1) 清晰地看见;看清楚

(2) 认识清楚

他看清了问题的本质

学仙

亦作“ 学僊 ”。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史记·封禅书》:“ 黄帝 且战且学僊。”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五代 徐夤 《溪隐》诗:“将名将利已无缘,深隐清溪拟学仙。”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三:“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见“ 学仙 ”。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只从

自从。 金 元好问 《归舟怨》诗:“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 洛阳 城。”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一:“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

鸥波

鸥鸟生活的水面。比喻悠闲自在的退隐生活。 宋 陆游 《杂兴》诗:“得意鸥波外,忘归雁浦边。” 元 王逢 《松府行乡饮礼宗倅致书使枉招不果赴为寄一首》诗:“浦暖鸥波灧,园 * 草肥。”

王孙

(1) 王爵的子孙

(2) 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远游

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见“ 远游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