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海潮

作者: 贺铸朝代: 宋代

钱塘海潮原文

高岸如陵累石顽,一支涨海横中间。
九军雷鼓震玉垒,万里墨云驱雪山。
奏政维舟羞胆怯,史迁舐笔恨才悭。
钱郎几许英雄气,强弩三千拟射还。

诗词问答

问:钱塘海潮的作者是谁?答:贺铸
问:钱塘海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铸的名句有哪些?答:贺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高岸

风貌俨然

神武性深密高岸,终日俨然,人不能测。——《北史·齐本纪》

一支

(1).犹一条。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 唐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诗:“ 剑门 千转尽, 巴水 一支长。”《朱子语类》卷二:“或问天下之山,西北最高?曰:然。自 关中 一支生下 函谷 ,以至 嵩山 ,东尽 泰山 ,此是一支;又自 皤冢 汉水 之北,生下一支,至 扬州 而尽; 江 南诸山,则又自 岷山 分一支以尽乎两 浙 、 闽 、 广 。”

(2).各种学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亦名一支。

(3).一肢。支,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

涨海

南海 的古称。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旧唐书·地理志四》:“ 南海 在 海丰县 南五十里,即 涨海 ,渺漫无际。” 清 姚鼐 《赏番图为李西华侍郎题》诗:“漫天 涨海 游龙鱼,西界 闽 越 东尾閭。”

中间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九军

(1).天子六军,诸侯三军,统称为九军。《庄子·德充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军。” 成玄英 疏:“天子六军,诸侯三军,故九军也。”《商君书·赏刑》:“ 武王 与 紂 战於 牧野 之中,大破九军。” 朱师辙 解诂:“大破九军,谓破 紂 与诸侯之军也。”

(2).为数众多的军队,犹大军。《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楚 三大夫张九军,北围 曲沃 、 於中 ,以至 无假之关 者三千七百里。”《北史·宇文述传》:“初度 辽 ,九军三十万五千人。”

鼓震

谓鼓声高鸣。 汉 应瑒 《驰射赋》:“旝动鼓震,譟声雷溃。” 唐 许浑 《汴河亭》诗:“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玉垒

(1).指 玉垒山 。在 四川省 理县 东南。多作 成都 的代称。 晋 左思 《蜀都赋》:“廓 灵关 以为门,包 玉垒 而为宇。” 刘逵 注:“ 玉垒 ,山名也, 湔水 出焉。在 成都 西北 岷山 界。” 宋 杨万里 《送邱宗卿帅蜀》诗:“ 玉垒 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 明 陆采 《明珠记·江会》:“金城围日月, 玉垒 压 函 秦 。” 张素 《拟李义山<井络>》诗:“ 玉垒山 前花黯黯, 锦官城 外鼓逢逢。”

(2).即 郁垒 。门神之一。 郭沫若 《湖心亭》:“庙门是朱红漆漆的,画着一对对的彩色的 神荼 玉垒 。”参见“ 鬱垒 ”。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雪山

常年积雪的高山

维舟

(1).古代诸侯所乘之船。维连四船,使不动摇,故称。《尔雅·释水》:“天子造舟,诸侯维舟。” 郭璞 注:“维连四船。”

(2).泛指帝王贵族所乘之船。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六龙齐軫御朝曦,双鷁维舟下緑池。”

(3).系船停泊。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居人行转軾,客子暂维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皇舅墓》:“维舟上读半磨灭,使君乃缘戚里恩。”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望见有石壁甚峭峻,维舟登岸,寻之得一尼菴。”

胆怯

胆量小;畏缩;害怕

史迁

汉 司马迁 的别称。 司马迁 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序》:“ 史迁 之记,详於 秦 汉 ; 班生 之书,备乎 哀 平 。” 明 张煌言 《李陵论》:“世以 李陵 报 苏子卿 书,出自 史迁 之笔。”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故自 史迁 以来,均谓 周 之要本,归於 老子 之言。”

钱郎

唐 代诗人 钱起 、 郎士元 的并称。 五代 齐己 《谢秦府推官寄丹台集》诗:“ 钱 郎 未竭精华去, 元 白 终存作者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钱起》:“ 王右丞 许以高格,与 郎士元 齐名。士林语曰:‘前有 沉 宋 ,后有 钱 郎 。’”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二:“一斑片羽,亦殊不减 钱 郎 。”

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