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酬孙公素中允写怀见贻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原文

车马门前住罕逢,春坊内允独相从。
领垂素发惊潘岳,器负青云爱仲容。
身世百年今有愧,功名万事近尤慵。
不缘婚嫁须微禄,已拂红尘就赤松。

诗词问答

问:《依韵和酬孙公素中允写怀见贻》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强至依韵和酬孙公素中允写怀见贻书法作品欣赏
依韵和酬孙公素中允写怀见贻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马门

船上舱房的门。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船门曰马门。”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三》:“一夕,泊舟荒江,其妻已寝,户强之至马门观月,推坠水中。”《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义问 乘大舟,以二校执器械,立马门左右,至 镇江 。”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头马门》。

春坊

(1). 魏 晋 以来称太 * 为春坊。又称 * 。《晋书·愍怀太子传论》:“及于继明宸极,守器春坊。”《北史·隋房陵王勇传》:“初平 陈 后,宫人好者悉配春坊。”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晓烟生帝里,夜火入春坊。”

(2).太 * 所属官署名。 唐 置太子詹事府,以统众务;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历代相承,属官时有增减。 明 清 时实际成为翰林院编修、检讨开坊升转之所。 清 末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劳蒙司而获谢,犹奉职於春坊。”《旧唐书·岑文本传》:“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坊,以速时谤。”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麻沙》:“ 嘉靖 五年……请於 建阳 设立官署,派翰林春坊官一员,监校 麻沙 书版。”

内允

官名。即中允。太子官属。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素发

白发。 晋 潘岳 《秋兴赋》:“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领。” 北魏 宗钦 《赠高允》诗:“素髮掩玄,枯颜落蒨。”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流年催素髮,不觉映华簪。” 清 黄景仁 《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一:“邈思隘寰宇,素髮积忧患。”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仲容

(1).古代相传 高阳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尨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南朝 梁 刘峻 《辩命论》:“是使 浑敦 、 檮杌 ,踵武於 云臺 之上; 仲容 、 庭坚 ,耕耘於巖石之下。”参见“ 八愷 ”。

(2). 晋 阮咸 的字。“竹林七贤”之一。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禀生民秀。” 唐 杜甫 《示侄佐》诗:“ 嗣宗 诸子姪,早觉 仲容 贤。” 仇兆鳌 注引《晋书》:“ 阮咸 ,字 仲容 , 籍 之姪。” 明 何景明 《送范以载之南京》诗:“曾陪竹林醉,今识 仲容 才。”

身世

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你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婚嫁

结婚的行为或礼仪

微禄

菲薄的俸禄。 唐 高适 《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诗:“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宋 陆游 《秋夜》诗:“生计依微禄,年光堕远游。” 明 高叔嗣 《答谷司仆见问》诗:“幸自返中园,非关逃微禄。”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赤松

(1).即 赤松子 。(1)《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与天地统。” 汉 王充 《论衡·无形》:“ 赤松 、 王乔 ,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 赤松子 ”。(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 金华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金华县 有 赤松涧 , 赤松子 游 金华山 ,以火 * 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华县 北有 赤松山 ,相传 黄初平 叱石成羊处。 初平 号 赤松 ,故山以是名。”参见“ 赤松子 ”。

(2).亦作“ 赤诵 ”。复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吾姓为 赤松 ,名 时乔 ,字 受纪 。”《宋书·符瑞志上》作“赤诵”。

(3).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