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贺(贺字原缺,据丁藏精钞本补)袁

作者: 谢应芳朝代: 元代

原文

卜宅椒园里。
响丁丁、风斤月斧,杏梁飞起。
窗户青红烟树绿,*耀碧山乡里。
鸡共犬、也知轮美。
燕子飞来堂下舞,似轻盈、掌上人堪喜。
更可爱,新桃李。
长洲水接淞江水。
好秋风、鲈鱼莼菜,葑田菰米。
艳□□□□□□,□屋神仙罗绮。
□□□、□□□□。
楚舞吴歌娱晚景,内台盘、春笋奉甘旨。
五马贵,未足拟。

诗词问答

问:《金缕曲 贺(贺字原缺,据丁藏精钞本补)袁》的作者是谁?答:谢应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谢应芳的名句有哪些?答:谢应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卜宅

(1) 用占卜决定建都的地方

(2) 用占卜决定住所或墓地

椒园

园名。在 北京 中海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桥之东岸再南曰 五雷殿 ,即 椒园 也,凡修《实録》成,於此焚草。” 清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二七:“新设 椒园 内道场,云堂斋供 * 香。” 吴翌凤 笺注引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禁中呼 瀛臺 为 南海 , 椒园 为 中海 , 五龙亭 为 北海 。”

丁丁

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声音

伐木丁丁。——《诗·小雅·伐木》

风斤

指尖厉的寒风。 宋 杨万里 《春夜孤坐》诗:“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鏤薄冰。”

月斧

(1).修月之斧。神话传说,月由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故有此称。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清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十八:“ 琉璃旧厂 虎房 西,月斧修成五色泥。”参见“ 月户 ”。

(2).比喻尽文章能事。 宋 苏轼 《王文玉挽词》:“才名谁似 广文 寒,月斧云斤琢肺肝。”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成亲》:“休负,向芸窗勤磨月斧,亲看 嫦娥 ,早登天府。”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画稿从谁粉本翻,匠心直运月斧斲。”

(3).斧名。刃口呈偃月形,故名。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元宵杂戏,剪丝为灯……手举则伞扇旛幢, 关 刀月斧,像生人物,击鼓摇铃。”

杏梁

文杏木所制的屋梁,言其屋宇的高贵。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南朝 齐 谢朓 《杂咏三首·烛》:“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沉。” 宋 晏殊 《采桑子》词:“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清 柯耸 《离亭燕·燕》词:“趁得东风飞絮,来认杏梁深处。”

飞起

(1).向上飞离。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 宋 孙光宪 《八拍蛮》词:“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2).扔起。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她飞起一块石头,那颗枣儿就落在前面地下了。”

窗户

(1) 窗和门

(2) ( chuānghu)

(3) 房屋墙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青红

青色和红色。常用以指代颜料、胭脂粉黛、彩霞、灯彩等。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宋史·奸臣传二·蔡攸》:“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袴,涂抹青红。” 宋 王安石 《梁王吹台》诗:“仰不见王处,云间指青红。”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久慙衰病承貂珥,乍眩青红列只孙。”

烟树

亦作“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 * 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碧山

(1).青山。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 杜牧 《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市 境。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 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 白兆山 ,一名 碧山 ,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 读书其下。”

乡里

(1) 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

乡里皆谓已死。

燕子

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堂下

(1).宫殿、厅堂阶下。《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 赵盾 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 中山 * 抚流徵於堂上,鸣鼓 巴俞 作於堂下。”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

(2).殿堂下的人。借指侍从。《韩非子·内储说下》:“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诛之。” 陈奇猷 集释:“《説文》:‘堂,殿也。’堂下,盖谓殿堂下之人。”

(3).神名。《史记·封禅书》:“ 荆 巫,祠 堂下 、 巫先 、 司命 、 施糜 之属。”

轻盈

(1) 轻柔秀丽

他们那些马穿上铠甲,仍然轻盈、矫健

(2) 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她那柔软纤细的体形、轻盈优美的动作

掌上

(1).手掌之上。极言容易。 唐 王昌龄 《箜篌引》:“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

(2).极言爱抚。 唐 沉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参见“ 掌上明珠 ”。

可爱

(1) 令人敬爱的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书·大禹谟》

(2) 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

可爱的孩子

新桃

新的桃符。古代用画有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每年农历元旦更换一次,称为桃符。 宋 王安石 《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长洲

(1).水中长形陆地。《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汉 王粲 《登楼赋》:“挟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长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太湖 北。 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 石城 ,走犬 长洲 。”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 朝夕 之濬池,佩 长洲 之茂苑。”

(3).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详“ 十洲 ”。

江水

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秋风

秋天的风

莼菜

即莼菜。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薄采其茆》:“茆与荇叶相似,南人谓之蓴菜。” 唐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诗:“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蓴菜。” 清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诗:“时光忽忆蓴菜滑,采摘不厌轻舟劳。”

葑田

(1).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是谓“葑田”。《宋史·河渠志七》:“ 临安 西湖 周回三十里,源出於 武林泉 。 钱氏 有国,始置撩湖兵士千人,专一开濬。至 宋 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宋史·苏轼传》:“﹝ 軾 ﹞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宋 梅尧臣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

(2).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叫葑田。也叫架田。 唐 秦系 《题镜湖野老所居》诗:“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宋 陈旉 《农书》卷上:“若深水藪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繫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坵,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周礼》所谓‘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也。参见“ 架田 ”。

菰米

菰之实。一名雕胡米,古以为六谷之一。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七:“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菰米》﹝集解﹞引 苏颂 曰:“菰生水中……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饌。今飢岁,人犹採以当粮。”

仙罗

轻薄透明的罗纱。 唐 孟郊 《寒地百姓吟》:“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楚舞吴歌

泛指 江 南的轻歌曼舞。 元 萨都剌 《江南乐》诗:“翡翠冠高罗袖濶, 楚 舞 吴 歌劝郎酌。”

晚景

(1) 傍晚的景色

(2) 晚年;老年的景况

晚景凄凉

台盘

(1).指台面,桌面。《诗话总龟·诙谐下》引《雅言杂载》:“ 冯衮 牧 苏州 日,多纵饮博,因大胜,以所得均与座客,吟云:‘八尺臺盘照面新,千金一掷鬭精神。合是赌时须赌物,不堪回首乞闲人。’”

(2).旧时指上等场面。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好朋友都是伙不上臺盘的狗油东西。”《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我説你上不得臺盘!”

春笋

春季长成或挖出的各种竹笋

甘旨

美味的食品

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韩诗外传》

五马贵

犹言官爵显贵。五马,太守的代称。 唐 杜甫 《送贾阁老出汝州》诗:“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张达明 ﹞奉祠居 临川 ,郡守月旦謁之。 达明 见其騶导,叹曰:‘人生五马贵!’” 明 何景明 《寄边太常》诗:“乾坤五马贵,江海一麾遥。”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