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幽居十首和薛景登韵(薛希元字景登布衣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原文

几年无战伐,何事亟传烽。

谁借军中箸,长驱海上艟。

檄堪清瘴疠,佩欲解芙蓉。

不尽忧时意,荒村听暮舂。

诗词问答

问:《春日幽居十首和薛景登韵(薛希元字景登布衣莆人)·其七》的作者是谁?答:佘翔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冬韵

2. 薛希元字景登布衣莆人

参考注释

无战

谓不滥用武力。 唐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诗:“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 唐 刘禹锡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诗:“无战陋 丹水 ,垂仁轻 槀街 。”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传烽

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 宋 苏轼 《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 明 陈子龙 《出自蓟州门行》:“传烽始北塞,列戍望南楼。” 清 鲍鉁 《范文贞公祠》诗:“当年 闽 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康有为 《登万里长城》诗:“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王国维 《观堂集林·敦煌汉简跋十三》:“古者传烽以多少为识,如《墨子·号令》、《杂守》二篇所言,皆以烽之多少示敌之远近者也。”

长驱

指军队迅速地向远方挺进

长驱千里

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瘴疠

亦作“ 瘴厉 ”。1.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北史·柳述传》:“ 述 在 龙川 数年,復徙 寧越 ,遇瘴癘死。”《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未几,瘴癘疾作,帝命尚医诊视,遣近臣临议用药。” 清 钱谦益 《继妻江氏》:“哀矣流人……六年瘴癘,初何意于生还。” 苏曼殊 《绛纱记》:“相传山神下降,祭之终年可免瘴癘。”

(2).指瘴气。 唐 杜甫 《闷》诗:“瘴癘浮三 蜀 ,风云暗百蛮。”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他到任月餘,躭着疾病,多应是少年的人,不禁瘴厉侵染之故。” 明 徐渭 《梅赋》:“风颷撼之而不动,瘴癘攻之而罔颠。”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久旱的泥土上从垃圾堆里、野草丛里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闷热的瘴疠气味,不住地向 柏堂 的鼻子管里吹扑。”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忧时

忧念时事。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避难移家适远乡,忧时一夜百回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朝廷赠答之风衰,草野忧时之言作矣。”

荒村

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村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