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

作者: 赵汝腾朝代: 宋代

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原文

蜀浙当年贡亦劳,至今惟重建溪毛。
地灵丹凤衔萱草,水圣苍虯幻雪涛。
笑指茶星志小范,愁伤民力叹袁高。
皇华早晚归经幄,丁俑应难谏舌逃。

诗词问答

问: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的作者是谁?答:赵汝腾
问: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汝腾的名句有哪些?答:赵汝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建溪

水名。在 福建 ,为 闽江 北源。其地产名茶,号建茶。因亦借指建茶。 唐 许浑 《放猿》诗:“山浅忆 巫峡 ,水寒思 建溪 。” 宋 梅尧臣 《得太简蒙顶茶》诗:“ 陆羽 旧《茶经》,一意重‘蒙顶’,比来唯‘建溪’,团片敌汤饼。”《能改斋漫录·方物》引 宋 张舜民 《画墁录》:“ 有唐 茶品,以‘阳羡’为上供……迨至本朝,‘建溪’独盛。”

地灵

(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

(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丹凤

(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禽经》“鸞” 晋 张华 注:“首翼赤曰丹凤。” 唐 元稹 《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俄见朝阳丹凤,啣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

(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南朝 梁简文帝 《汉高庙赛神》诗:“白云 苍梧 去,丹凤 咸阳 来。” 唐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诗:“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

(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 唐 东方虬 《昭君怨》诗之二:“揜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明 陈玉阳 《昭君出塞》:“謫青鸞,寃生画郎;今日呵,辞丹凤,愁生故乡。”

(4).喻杰出者。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四折:“俺哥哥丹凤之具。”

萱草

(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明 张时彻 《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2).借指母亲。 明 刘基 《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诗:“朝原思脊令,夜船梦萱草。” 明 何景明 《为李秀才寿母》诗:“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颜。”参见“ 萱堂 ”。

雪涛

(1).波涛。 唐 胡曾 《五湖》诗:“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 宋 杨万里 《过封建寺下连鱼滩》诗之一:“江收众水赴单槽,石壁当流鬭雪涛。” 元 张雨 《次韵段推官观潮》:“雪涛卷入白螺杯, 云梦 吞将 灧预堆 。”

(2).指连绵起伏的深厚积雪。 陈毅 《水晶坡又阻雪》诗:“雪涛冰柱鸟难过, 水晶坡 上蚁旋磨。”

(3).指汤色鲜白的茶水。 宋 陆游 《梦游山寺焚香煮茗甚适既觉怅然以诗记之》:“毫盏雪涛驱滞思,篆盘云缕洗尘襟。”

小范

(1).称 宋 范仲淹 。 宋 陆游 《醉中歌》:“ 元祐 大苏 逝不返, 庆历 小范 有谁知。”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唐伯玉还朝》词:“前身 小范 疑公是。忆当年, 天章阁 上,建明尤伟。” 明 李梦阳 《送李中丞赴镇》诗:“不观 小范 擒戎日,谁信胸中十万兵!”参见“ 小范老子 ”。

(2).称 宋 范祖禹 。 宋 苏轼 《次韵范淳父送秦少章》:“ 小范 真可人,独肯勤收罗。”

民力

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皇华

(1).《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华》而遣使,赋膏雨而怀宾。” 明 何景明 《送杨驿丞》诗:“《皇华》歌送客,应閲出群才。” 清 龚自珍 《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览《皇华》而如 晋 兮,采 唐 魏 之佚调。” 叶恩 《上振贝子书》:“顷闻 贝 子以天潢之贵胄,作周道之皇华,庆加冕於 英 京,拓游踪於 美 地。”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参见“ 皇荂 ”。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经幄

犹经筵。 宋 陆游 《贺黄枢密启》:“其侍经幄,惟王道是陈。”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忝居儒林,叨侍经幄三十餘年,略无才补。” 明 危素 《黄公神道碑》:“召还经幄,载笔 石渠 。”参见“ 经筵 ”。

应难

(1).应付危难。《管子·重令》:“臣下不顺,上令难行,则应难不捷。”

(2).答难。 汉 扬雄 《法言·重黎》:“请问‘盖天’。曰:‘盖哉!盖哉!应难未几也。’” 汪荣宝 义疏:“ 子云 有难盖天八事……彼时盖天家必有强辞夺理以应之者,故曰应难未几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