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奉酬

作者:杨公远 朝代:宋代

再用韵奉酬原文

褰帷暂驻小山邦,正值芳春百卉香。
洞徹胸襟欺雪月,英豪名誉冷风霜。
评分曲直奸人畏,诗费赓酬竟日忙。
寒士无声增重处,珠玑璀璨易平章。

诗词问答

问:再用韵奉酬的作者是谁?答:杨公远
问:再用韵奉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公远的名句有哪些?答:杨公远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褰帷

亦作“ 褰幃 ”。1.撩起帷幔。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开车褰幃,周章城邑。”《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帝好乘羊车经诸房, 淑妃 每庄饰褰帷以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随起身褰帷拂枕,叠被铺牀。”

(2).《后汉书·贾琮传》:“ 琮 为 冀州 刺史。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 琮 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后因以“褰帷”为官吏接近百姓,实施廉政之典。《梁书·刘孝绰传》:“方且褰帷自厉,求瘼不休。” 宋 王禹偁 《拟除开封县令可郑州刺史》:“以尔具官某,宰予赤县,绰有政声,宜旌墨綬之贤,用布褰帷之化。”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褰幃 巴子国 ,揽轡垫 江 滨。”

小山

文体名。 汉 王逸 《<楚辞·招隐士>解题》:“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参见“ 大山小山 ”。

正值

适逢。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尝出行,僕饥马疲,正值主人门开。”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去为 龙城 战,正值胡兵袭。”《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轿,一直喊到县前去,正值 向知县 出门,就喊了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正值我在讲书的时间内,校医前来种痘了。”

芳春

(1).春天。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唐 陈子昂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诗:“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明 屠隆 《綵毫记·夫妻玩赏》:“今日日朗风和,值芳春之淑景;沙明水碧,当 荆楚 之岁时。”《天雨花》第十四回:“碧桃绕槛开如锦,蜂声蝶影恋芳春。”

(2).比喻妙龄、青春。《天雨花》第十一回:“既具冶容堪絶世,年当及笄正芳春。”

百卉

百草。后亦指百花。《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汉 张衡 《西京赋》:“冰霜惨烈,百卉具零。” 唐 罗隐 《春居》诗:“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生朝》词:“花王独占春风远。看百卉、芳菲遍。” 清 张潮 《花鸟春秋》:“春王正月,梅放其英於干,与百卉争先,遂夺其魁。”

胸襟

指心情、志趣、抱负等

胸襟开阔

雪月

(1).雪和月。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臺十二层。”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词:“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元 刘因 《梅杖》诗:“雪月冷怀随步履,溪山高兴入支颐。”

(2).明月。 唐 贾岛 《酬胡遇》诗:“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前蜀 贯休 《苦吟》:“河薄星疏雪月孤,松枝清气入肌肤。”

英豪

英雄豪杰

杂技英豪

江表英豪。——《资治通鉴》

名誉

①好名声:名誉压群英|珍惜集体的名誉。 ②名义上的,含尊敬意:名誉教授|名誉会长。

冷风

冷空气流通形成的风。比喻不合时宜的风凉话

一时冷风四起

评分

评定的分数

他以最优的评分,获得博士学位

曲直

弯曲和平直,比喻是非

争曲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曲直不分

奸人

亦作“奸人”。亦作“姧人”。1. * 、狡诈的人。《国语·楚语下》:“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姦人。”《史记·苏秦列传》:“凡羣臣之言事 秦 者,皆姦人,非忠臣也。”《新唐书·李绛传》:“君子者,遇主知则进,疑则退,安其位不为它计,故常为奸人所乘。”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公功高位重,姦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诳》:“无心堕落奸人彀,醉朦朧,一番僝僽。” 廖仲恺 《致饶潜川等人函》:“今共和国家已被奸人推倒,应共任维持之责。”

(2).犹奸夫。指通奸的男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二》:“﹝ 张杲卿 ﹞曰:‘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收付有司鞫问,果姦人杀其夫,而与闻其谋也。”

(3).奸细;探子。《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诸川 吐蕃 兵马还来劫掠 沙州 ,姧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僕射。”

赓酬

谓以诗歌与人相赠答。 宋 王安石 《题正觉相上人箨龙轩》诗:“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賡酬。”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七》:“已而与之賡酬,则与集中作大异。”

竟日

终日;从早到晚

竟日默默在此。——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寒士

(1)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贫困的人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增重

加重;增强。《后汉书·隗嚣传》:“增重赋敛,刻剥百姓。” 宋 苏轼 《李之纯可集贤殿修撰河北都转运使》:“治办之能,尝见於用;忠厚之质,不移於势,是用进登书殿,增重使指。”《孽海花》第十八回:“此次出洋,必能争回多少利权,增重多少国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揆郑<哀政闻社员>》:“今以最新之名词,号召天下,且援引老成黄耉如 马良 者,以增重党势。”

珠玑

(1) 宝珠;珠宝

(2) 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璀璨

形容光彩夺目

阳光璀璨

平章

(1).评处;商酌。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詔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諫官随入,预闻政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2).品评。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凭栏争赏,细与平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唐睿宗 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 宋 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明 初仍沿袭,不久废。

辨别彰明。《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见勑旨,刊正音律,平章历象。”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斯足以扬搉诚伪,平章黑白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