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

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代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原文

早投林野违风雨,晚旁尘泥饱送迎。
郤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

诗词问答

问: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投林

谓鸟兽入林。借喻栖身或归隐。《晋书·文苑传·李充》:“穷猨投林,岂暇择木!”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浄。”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尘泥

(1).犹尘土。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三:“尘泥翳泉井,荆棘败禾粟。”

(2).喻卑下。 宋 苏舜钦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

送迎

(1).送往迎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閾。”《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尝过 樊将军 噲 , 噲 跪拜送迎,言称臣。” 宋 王銍 《默记》卷中:“两州送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於道。” 陈毅 《泗宿道中》诗:“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

(2).指文笔的宕开与承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廻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两街

唐 代首都 长安 的 横街 和 朱雀大街 的合称。 横街 北侧是宫城,为皇室所居、宫廷所在,南侧是皇城,为百官署衙所在。 朱雀大街 纵贯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称 承天门街 (又称“ 天街 ”)。(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书·李德裕传》:“又罢 京兆 筑沙堤 、两街上朝卫兵。”(2)泛指权贵和士大夫所居之繁华处所。 唐 李洞 《赠三惠大师》诗:“詔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 唐 孙棨 《〈北里志〉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僕马豪华,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为两街探花使,鼓扇轻浮,仍岁滋甚。” 宋 杨万里 《迓使客夜归》诗:“水与天争一轮月,市声人语两街灯。”亦借指权贵士大夫。《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是岁,赐译经院额曰‘传法’。令两街选童子五十人,就院习梵学、梵字。”(3)借指 长安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四年》:“夏,四月,己亥朔,敕於两街四寺各置戒坛,度人三七日。上奉佛太过,怠於政事,尝於 咸泰殿 筑坛为内寺尼受戒,两街僧尼皆入预。”参阅 清 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贩子

以倒买倒卖牟利为生的人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过桥

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 区细 和 区卓 捧着 区桃 的灵牌,到门口外面去‘过桥’。桥是竹枝扎成的,上面糊着金色的纸和银色的纸,一共有两座,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正位师姑宣读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乐章来,师姑们齐声念唱。每唱一节,正位师姑用手卷在桥上一指,灵牌就往上挪动一级。到了桥顶,又往下降;过了金桥,又过银桥, 周炳 一直看到过完了桥,才告辞回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