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积寺

作者: 刘芑朝代: 宋代

宝积寺原文

宝积重来异昔年,修廊千步辟山边。

南分灵派渠行玉,北敞高台花雨天。

日照青林犹带润,云收翠崦尚藏烟。

庞眉老子升猊坐,不惜家风示众贤。

诗词问答

问:宝积寺的作者是谁?答:刘芑
问:宝积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宝积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2. 清札隆阿道光《宜黄县志》卷三一之六

参考注释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昔年

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灵派

指皇族、宗室。《旧唐书·后妃传下·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导灵派於昭回,揖殊仁於气母。” 明 屠隆 《綵毫记·禄山谋逆》:“磐石贵宗安,灵派天潢远。”

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花雨

(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 * 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为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十里花雨,四天香云,幢幡葢网,光蔽日月。” 唐 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花雨散诸天,慈云广荫庇。”

(3).落花如雨。形容彩花纷飞。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诗序:“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日照

一日当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青林

(1).指云烟,云雾。《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繽纷往来,轠轤不絶,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张铣 注:“烟色,青林映之,故云青林。” 晋 陆云 《登台赋》:“北溟浩以扬波兮,青林焕其兴蔚。”

(2).苍翠的树林,苍翠的树木。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宋 陆游 《舍北望水乡风物戏作绝句》:“乞与画工团扇本,青林红树一川秋。” 清 厉鹗 《七月十七日病起小园作》诗:“青林曲堵迴塘,卧起西风竹牀。”

(3).清静的山林。青,通“ 清 ”。《文选·潘岳<射雉赋>》:“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族之羣飞。”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青,静也。” 刘良 注:“清林,清静之林。”

(4).寺庙的别称。《释氏要览·住持》:“禪门别号:丛林……青林。” 唐 王昌龄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诗:“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清 厉鹗 《过硖石登西山广福院》诗之三:“顾逋翁有读书臺,白塔青林相对开。”

(5).星名。即天苑星。《文选·张衡<思玄赋>》:“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 李善 注:“罔车,毕星也。青林,天苑星也。” 清 吴锡麒 《星象赋》:“驭元气之广大,按六飞而巡行,遂集於青林之苑。”

庞眉

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庞,用同“ 庬 ”。 唐 钱起 《赠柏岩老人》诗:“庞眉忽相见,避世一何久。”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见一箇庞眉老叟行在前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六:“庞眉既潜颜,皓首仍悲 冯 。”

老子

(1) 父亲

(2) 老年男子的自称。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猊坐

见“ 猊座 ”。

不惜

(1)

不顾惜

不惜工本

(2)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风示

晓谕;教诲;告诫。《汉书·礼乐志》:“况於圣主广被之资,修起旧文,放 郑 近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於以风示海内,扬名后世。”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二君独能追公之节,尊而祠之,以风示当世,为法令之所不及,是可谓有者也。” 清 恽敬 《黄太孺人墓表》:“然古列女之贤者,天下皆绘画之,鐫於庙垣,刻於墓闕,凡以风示后世而已。” 孙中山 《讨袁檄文》:“亦以 民国 初立,旧污未殄,首行揖让,风示天下,树之楷模。”

暗示,用言语示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 青娥 知之,中情皇急,阴使腹心者风示媪。媪悦,託媒往。”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八:“他在 日本 也见过几个要人,总不得要领,如今又遇着这退去之风示,更不得不急急离开 日本 ,前往 加拿大 。”

众贤

(1).众多的贤人。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传》:“寡人获先人之功,寄於众贤之上,夙兴夜寐,未尝敢怠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詵詵众贤,千载一遇。”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宋 石介 《庆历圣德颂》:“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姦之去,如距斯脱。”

(2).谓使贤才增多。《墨子·尚贤上》:“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