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河道总督萨载奏报秋汛安澜诗以志慰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陶庄河口乃初更,以此新工越系情。

已自伏秋过二汛,欣知深广刷中泓。

正阳津渡报消涨,洪泽尾闾畅泄清。

更蓄淮资明岁运,年年惟是计平成。

诗词问答

问:《江南河道总督萨载奏报秋汛安澜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三

2. 萨载奏陶庄新河前月以来节经大水冲刷河身河底日益宽深较六月中旬查垒时又刷宽十馀丈及二十丈不等河头现宽一百三十五丈河尾现宽一百丈水深二丈一二尺至三大不等两崖陡立水未上滩甚为深通畅顺云云今伏秋大汎已过新河可资利赖为之欣慰

参考注释

河口

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河段

初更

旧时毎夜分为五个更次。晚七时至九时为“初更”。 宋 孙光宪 《临江仙》词:“暮雨凄凄深院闭,灯前凝坐初更。” 宋 范成大 《烧火盆行》:“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水浒传》第五回:“约莫初更时分,只听得山边锣鸣鼓嚮。”

以此

(1).犹言用这,拿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因谓 武侯 曰:‘试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 刘大白 《小鸟之群》:“如果枷锁镣铐,是一种荣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骄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刚为柔, 朱家 亦以此名闻当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

系情

犹寄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俄一女郎出……举首见客,惊而走。 温 时未偶,繫情殊深。”

深广

(1).指水、山谷等深邃而广阔。《后汉书·西南夷传·滇》:“有池,周回二百餘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 滇池 。” 元 虞集 《记梦》诗:“梦行 衡 庐 间,千仞过苍壁;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2).指胸怀宽阔或内容、意义等深刻广大。《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深广惠和,易调风化,神祇且格,功德可象。”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 果戈理 的忧愤深广。”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她还不明白,战争的意义远比这个更加深广。”

正阳

(1).指日中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 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汉 董仲舒 《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 晋 杜预 注:“正月, 夏 之四月, 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 北周 庾信 《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指南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

津渡

(1).渡口。《汉书·赵充国传》:“有詔将八校尉与驍骑都尉、 金城 太守合疏捕山间虏,通转道津渡。” 唐 贾岛 《送李馀及第归蜀》诗:“津渡逢清夜,途程尽翠微。”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三:“﹝ 蒙 汉 贵族﹞还专派官员在 黄河 、 淮河 、 长江 的关卡津渡检查,凡 汉 民没有通行公文的,一律不许通过。”

(2).渡河。《三国志·魏志·贾逵传》:“从至 黎阳 ,津渡者乱行, 逵 斩之,乃整。”

消涨

消长,增减。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天地万物是有存亡、生死、盛衰、消涨的。”

洪泽

(1).巨大恩惠。《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胄 高阳 之苗胤兮,承圣祖之洪泽。” 南朝 梁 沉约 《谢母封建昌国太夫人表》:“探其私志,降此洪泽。”

(2).大湖沼;大薮泽。 明 陈子龙 《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水部征兵西道赠诗一章》:“朱凤威层霄,玄龙启洪泽。”

(3).湖名。在 江苏省 洪泽县 西部。古称 破釜塘 , 隋 称 洪泽浦 , 唐 始名 洪泽湖 。为我国第四大淡水湖。

尾闾

(1).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选·嵇康<养生论>》:“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復废,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 尾閭 ,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 尾閭 。” 清 赵翼 《逃荒》诗:“安得 尾閭 筹洩水,尽收归海出平畴。”

(2).泛指事物趋归或倾泄之所。 清 魏源 《军储篇一》:“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启超 《新民论》第二节:“民族帝国主义者何?其国民之实力,充於内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扩张权力於他地,以为我尾閭。”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报》的标准太高,外来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读者,应该要有一种日报来做尾闾,以销纳外来的投稿。”

岁运

(1).太岁星的运转。 汉 王充 《论衡·明雩》:“ 范蠡 、 计然 曰:‘太岁在﹝于﹞水,毁;金,穰;木,飢;火,旱。’夫如是,水旱飢穰,有岁运也。”

(2).谓一年的命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咱家命里,算来岁运亨通。”

平成

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后以“平成”谓万事安排妥帖。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赵翼 《岣嵝碑歌》:“黄熊九载绩弗效,圣子起任平成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